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国色天香

国色天香

唐.李濬《摭异录》:“太和(即大和,唐文宗年号)中,内殿赏花,上问程修己曰:‘今京邑传唱牡丹诗,谁为首?’对曰:‘中书舍人李正封《牡丹》诗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’上叹赏移时。”

说郛》卷三引李濬《松窗杂录》记为唐明皇问侍臣事,与此有异。

唐.白居易《山石榴花十二韵》诗:“此时逢国色,何处觅天香。”此亦含“国色天香”之词。古人常以“国色”称誉绝世美人,如《公羊传.僖公十年》说:“骊姬者,国色也。”后因牡丹花美艳,为世人所赏爱,故又以“国色”称誉牡丹。“国色”之外,再加“天香”,遂以喻牡丹,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
宋.范成大《与至先兄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》:“欲知国色天香句,须是倚栏烧烛看。”此是咏牡丹花。明.郑若庸《玉玦记.访友》:“他有个亲生的女儿,叫做娟奴,见在南瓦子住,果是天香国色。”此是写女子之美丽。


并列 原形容牡丹色香俱佳,后形容女子容颜俊美。语本唐·李正封《咏牡丹》诗:“天香夜染衣,国色朝酣酒。”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3回:“虽非~艳,秀目修眉樱口鲜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容貌。→国色天姿 国色无双 倾城倾国。也作“天香国色”。


【词语国色天香】  成语:国色天香汉语词典:国色天香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尽夫也

    意谓女子未出嫁时,人人皆有可能为其丈夫。 表示未婚女子可以自由选择配偶。语出《左传.桓公十五年》:“雍姬谓其母曰:‘父与夫孰亲?’其母曰:‘人尽夫也,父一而已,胡可比也?’”《卿斋志异.金生色》:“

  • 使车星

    同“使臣星”。宋范成大《送赵从善少卿将漕淮东》诗:“玉笋风标右汉廷,起家聊值使车星。”

  • 举十六相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“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……天下之民谓之‘八恺’。高辛氏有才子八人……天下之民谓之‘八元’……舜臣尧,举八恺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,地平天成;举八元,使布五教于四方,父义、母慈

  • 黄㼐少师

    《魏书.郭祚传》:“郭祚,字季祐,太原晋阳人。”“迁尚书右仆射……诏祚本官领太子少师。祚曾从世宗幸东宫,肃宗幼弱,祚怀一黄㼐(音pián)出奉肃宗。时应诏左右赵桃弓与御史中尉王显迭相唇齿,深为世宗所信

  • 珠还合浦

    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。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还。含有对廉政的称颂。唐陈陶《题赠高闲上人》诗:“珠还合浦老,龙去玉州贫。”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.辨误一》:“《古今诗话》:‘羊方谔上广守诗:“鳄徙恶溪 韩吏部,珠还

  • 肠断声

    源见“断肠猿”。形容令人哀伤的声音。唐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。”

  • 侨札之分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九年》:“(吴公子札)聘於郑,见子产如旧相识,与之缟带,子产献紵衣焉。”春秋郑国公孙侨(子产)与吴国公子季札在外交事务中一见如故,互赠缟带纻衣以表友情。后因以此比喻朋友之交的典故。《三国

  • 彻札

    同“七札俱穿”。唐白居易《宣州试射中正鹄赋》:“其一发也,騞若彻札;其再中也,?如贯笠。”【词语彻札】   汉语大词典:彻札

  • 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

    文:文华,文采。质:质朴,朴实。彬彬:指文质配合恰当。 文华质朴配合得宜,才能成为君子。语出《论语.雍也》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,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唐.孙虔礼《书谱》:“贵能古不乖时,今不同

  • 目短于自见

    目能清楚地观察他物,却不能看见自己。比喻人无自知之明。《韩非子.观行》:“目短于自见,故以镜观面。智短于自知,故以道正己。”【词语目短于自见】  成语:目短于自见汉语大词典:目短于自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