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土木之变

土木之变

土木:土木堡,在今河北省怀来县西。”土木之变”,指明英宗(朱祁镇,年号正统、天顺,先后于1436-1449年、1457-1464年在位)征讨瓦剌(l6)军兵败被俘的事件。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瓦剌贵族也先率军分四路攻明。当时,把持朝政的宦官王振唯恐他在家乡的私产受损失,又图侥幸获取边功,在北方显耀自己的势力,就极力蛊(gǔ古)惑并挟持英宗率军亲征。兵至大同,王振刚听到前方打了小败仗,就惊慌撤退;后来又想要英宗“临幸”他的家乡蔚州(治今河北省蔚县),行军路线屡变。八月,在土木堡被敌追及。将士饥渴疲劳,仓猝应战,死伤过半,英宗被俘,王振也死于乱军中。土木之变,使明王朝陷入了严重危机,造成了深刻的恶劣影响,它是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10《英宗前纪》139页:“八月戊申,次大同。……辛酉,次土木,被围。壬戌,师溃,死者数十万。英国公张辅,泰宁侯陈瀛,驸马都尉井源,平乡伯陈怀,襄城伯李珍,遂安伯陈埙(xūn勋),修武伯沈荣,都督梁成、王贵,尚书王佐、邝野,学士曹鼐(nài耐)、张益,侍郎丁铉、王永和,副都御史邓棨(qǐ启)等,皆死,帝北狩。”


【词语土木之变】  成语:土木之变汉语词典:土木之变

猜你喜欢

  • 骥尾

    源见“蝇附骥尾”。喻追随先辈、名人之后。亦常用为自谦的套语。明王玉峰《焚香记.赴试》:“若二位高才,必当首擢,既蒙提挈,愿为骥尾。”【词语骥尾】   汉语大词典:骥尾

  • 困学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。”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:“困,谓有所不通。”本指有所不通才学习,后用以指刻苦学习。唐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困学违从众,明公各勉旃。”【词语困学

  • 璧合

    源见“珠连璧合”。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结合在一起。廖仲恺《千秋岁》词:“璧合成双美,阿娇归学士。”【词语璧合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合

  • 甘陈功业

    《汉书.甘延寿传》载:汉 建昭三年,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,副校尉陈汤,合谋击斩匈奴郅支单于,因功封延寿为义成侯,赐汤爵关内侯。后因以“甘陈功业”指守边之功。宋王禹偁《赠密直张谏议》诗:“且喜相逢开口笑

  • 徐邈圣

    同“徐邈圣贤酒”。宋苏轼《赠孙莘老七绝》之六:“时复中之徐邈圣,无多酌我次公狂。”

  • 断琴

    同“伯牙绝弦”。清周亮工《哭陈开仲》诗:“披帷老蠹号残帙,渍酒穷交哭断琴。”【词语断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断琴

  • 阳五伴侣

    《北史.阳之休传》:“弟俊之多作六言歌,世俗流传,名为《阳五伴侣》,写而卖之,在市不绝。俊之尝过市,取而改之,言其字悮,卖书者曰:‘阳五古之贤人,作此《伴侣》,君何知之,轻敢议论?’俊之大喜。”北齐阳

  • 红炉点雪

    《高子遗书.会语七八》:“颜子克己,若红炉点雪,不必言难,天下归仁。”烧红的火炉上着一点雪立即融化。比喻聪明人一经点拨,立即悟解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四:“诗得一字之师,如红炉点雪,乐不可言。”见“洪炉

  • 吐沐

    同“吐哺握发”。明张景《飞丸记.交投设戒》:“意气通家何不好,惭非吐沐揽英豪。”

  • 神羊角

    同“神羊触”。唐元稹《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》:“再砺神羊角,重开宪简函。”原注:“崔君前任已为御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