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坐穿木榻

坐穿木榻

源见“管宁榻”。形容心意恬静、甘于淡泊的生活。亦形容勤学不辍。清归庄《赠徐昭法》诗:“鬻尽良田三斗酒,坐穿木榻五车书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: 管宁“常坐一木榻上,积五十年,未尝箕股,其榻上当膝皆穿。”一本作“积五十五年,未尝箕踞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宁传》注亦引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汉末隐士管宁常坐在一木榻上 (古人坐法,双膝跪平,臀部放在脚后跟上),有五十余年,从未伸开两腿随便坐过。由于时间太久,木榻上正当膝处都磨穿了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心意恬静,淡然隐居。

【典形】管宁床、管宁藜床、藜床穿、木榻跪穿、穴藜床、幼安床、坐穿木榻、木榻膝俱穿、藜床坐欲穿。

【示例】

〔管宁床〕 清·叶燮 《叠韵答学山侄》:“漂泊未归元亮宅,支离合老管宁床。”

〔管宁藜床〕 北周 · 庾信 《小园赋》:“况乎管宁藜床,虽穿而可坐; 嵇康锻灶,既暖而堪眠。”

〔藜床穿〕 唐· 王维 《与魏居士书》:“柴门闭于积雪,藜床穿而未起。”

〔木榻跪穿〕清·吴启元《广宁望医巫闾山雪》:“木榻跪穿心久定,黄金锄去眼谁看。”

〔穴藜床〕 宋·苏轼《游灵隐高峰塔》:“问年笑不答,但指穴藜床。”

〔幼安床〕清·程先贞 《和陶移居为陈幼仲作》:“坐我幼安床,割与华歆席。”

〔坐穿木榻〕 清 · 归庄 《赠徐昭法》:“鬻尽良田三斗酒,坐穿木榻五车书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冲天

    源见“一鸣惊人”。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。唐孟浩然《田园作》诗:“冲天羡鸿鹄,争食羞鸡鹜。”【词语冲天】   汉语大词典:冲天

  • 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

    《后汉书.冯衍传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经天,河海带地,不足以比。”意谓日月天天行经天空,江河日日流经大地。用以形容光明磊落或历久不衰,永恒不变。清.郑燮《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》:“刘向《说苑》、

  • 隔纱睹物

    此为耶律迭里特医术高超事。迭里特,字海邻,契丹贵族耶律辖底的儿子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位后,拜他为迭剌部夷离堇(军事长官)。迭里特强壮有力,善骑马射箭,技术高超,就是马被绊倒,他也不会从马上跌下来。他精

  • 首鼠两端

    首鼠:探头像老鼠一样,左顾右盼。两端:两头。此典指田蚡(Fén坟)责怪韩安国像老鼠一样赡前顾后两头看,犹豫不定。后以此典比喻瞻前顾后,畏首畏尾。韩安国(?——前127年),字长孺。梁国成安(今河南临汝

  • 相待如宾

    《左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初,臼季(春秋时晋大夫,即胥臣,臼是他的食邑,故称臼季。官司空,又称司空季子,曾跟随晋公子重耳出奔)使(指奉命出使),过冀(春秋时小国名,后被晋所灭,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有冀亭

  • 鱼刀

    晋代范文用两条鲤鱼变成的石头冶炼成的宝刀,后泛指锋利的刀剑。《水经.温水注》:晋范文“日南西卷县夷师范椎奴也。文为奴时,山涧牧羊,于涧水中得两鲤鱼,隐藏挟归,规欲私食,郎知检求。文大惭惧,起托曰:‘将

  • 狐裘尨茸

    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“晋士蒍退而赋曰:‘狐裘尨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’”晋国的士蒍写了一首诗说:“狐裘毛色杂乱,一个国家有三个主人,我究竟要服从谁才好呢?”后以“狐裘尨茸”比喻政令混乱,令人无所适从

  • 钧天调

    同“钧天广乐”。明高濂《玉簪记.奏策》:“簪笏盈朝,听静里乐奏钧天调。”【词语钧天调】   汉语大词典:钧天调

  • 十行诏

    源见“十行”。指诏书。宋苏轼《次韵张昌言喜雨》:“遥闻争诵十行诏,无异亲巡六尺舆。”【词语十行诏】   汉语大词典:十行诏

  • 焚笔

    源见“焚谏草”。借指上皇帝的奏疏。唐赵嘏《山阳即席献裴中丞》诗:“暂肯剖符临水石,几曾焚笔动星辰?”【词语焚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焚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