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这里指杨朱的利已主义哲学。后亦喻不顾公益,专营私利的行为。
源见“白马生”。指谏臣。明高启《次紫城韵寄西梦道人》:“不见谏生乘白马,欲从关尹问青牛。”
《旧唐书.郭子仪传》:“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。权倾天下而朝不忌,功盖一代而主不疑。”后遂以借称郭子仪。宋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下:“〔富郑公〕在青州二年,偶能全活得数万人,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。”后用为称
同“桃花源”。唐皇甫冉《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》:“寒侵赤城顶,日照武陵川;若揽名山志,仍闻《招隐》篇。”【词语武陵川】 汉语大词典:武陵川
同“呵壁问天”。唐王维《偶然作》诗之一:“未尝肯问天,何事须击壤?”【词语问天】 汉语大词典:问天
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罔,以为汉殴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泰阿,同“太阿”,宝剑。后以“太阿倒持”比喻授人权柄,自受其害。宋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自德宗惩北军之变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军
比喻待人无礼貌。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食而弗爱,豕( ㄕˇ shǐ 史)交之也;爱而不敬,兽畜之也。”意为人相结交,仅给他吃而不爱他,就象养猪一样;爱而不敬,就象人养畜牲一样。并列,畜,饲养。把人当
极言读书之多,比喻博学精通。唐代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’”其他 形容博览群书,学识渊博。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~,下笔如有神。”※卷,书籍的册本或篇章。
源见“拥鼻吟”。借指纵情吟咏。清赵翼《答友》诗:“尚怜捉鼻清吟处,见笑人间湖海豪。”
同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”。《聊斋志异.恒娘》:“朝夕而絮聒之,是为丛驱雀,其离滋甚耳!”见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”。【词语为丛驱雀】 成语:为丛驱雀汉语大词典:为丛驱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