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太平无象

太平无象

象:表征、标准。太平盛世没有一定标准。后以此典形容太平景象,或指统治者自欺欺人,粉饰太平。亦称“无象太平”。语出唐大臣牛僧儒之口。牛僧儒(779-848年)字思黯,其籍贯一说为安定鹑觚(chúngū纯孤)(今甘肃灵台);一说为陇西狄道(今甘肃临洮县南)。进士及第,宪宗时始任伊阙尉,后迁监察御史,礼部员外郎、考功员外郎等职。穆宗、敬宗、文宗朝,曾数度为宰相。在持续数十年的“牛李党争”中,僧儒为牛党之首领,其执政期间,竭力排挤李德裕党人。武宗即位后,李党当政,他被贬为循州长史。宪宗继位,牛党再度执政,僧儒复为原官,还朝病卒。他喜好文学,有文采,著有传奇集《幽怪录》。文宗时宦官王守澄得势,招纳一些小人,背后议论朝政。有一天,文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,问:“如何才能使天下太平,你们是否有志于此。”牛僧儒回答说:“我等无能,待罪辅佐陛下,未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。然而我以为太平盛世并无一定的标准,如今四夷不侵边境,国无外患;百姓没有流离散失,亦无内忧;上施仁政,下无怨艾;私家无豪强,公议无阻塞。虽未至极盛时期,也算得是小康了。如陛下另外有更高的要求,那我等就力不能及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72《牛僧儒传》4472页:“时中尉王守澄用事,多纳纤人,窃议时政,禁中事密,莫知其说。一日,延英对宰相,文宗曰:‘天下何由太平,卿等有意于此乎?’僧儒奏曰:‘臣等待罪辅弼,无能康济,然臣思太平亦无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;上无淫虐,下无怨(dú读);私室无强家,公议无壅滞。虽未及至理,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山村五绝》之一:“无象太平还有象,孤烟起处是人家。” 宋·陆游《书村落间事》:“太平无象今有象,穷虏何地生烟尘。” 明·冯惟敏《傍妆台·世恩堂喜雨共酌》:“太平有象,丰年可期,逢场作戏便追随。”


主谓 本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。后用以讽刺统治者粉饰太平。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“会上御延英,谓宰相曰:‘天下何时当太平,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对曰:‘ ~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,虽非至理,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△贬义。多用于社会生活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旧唐书·牛僧孺传》:“时中尉王守澄用事,多纳纤人,窃议时政,禁中事密,莫知其说。一日,延英对宰相,文宗曰:‘天下何由太平,卿等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奏曰:‘臣等待罪辅弼,无能康济,然臣思太平亦无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; 上无淫虐,下无怨讟(du); 私室无强家,公议无壅滞。虽未及至理,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唐文宗时,一些小人窃议朝政,于是文宗在延英殿召见宰相,问如何才能使天下太平。牛僧孺回答说:“我等无能,待罪辅佐陛下,未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。然而我以为太平盛世并无一定的标准,如今四夷不侵中原,国无外患; 百姓安居乐业,亦无内忧; 上施仁政,下无怨艾; 私家无豪强,公议无阻滞。虽未极盛,也可谓小康了。如您另有所求,则我等力不能及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太平景象。

【典形】 太平气象、太平无象、太平有象、无象太平。

【示例】

〔太平气象〕 宋·陆游《杂兴》 之二:“太平气象君知否,尽在丰年笑语中。”

〔太平无象〕 宋·陆游《书村落间事》:“太平无象今有象,穷虏何地生烟尘。”

〔太平有象〕 明·冯惟敏《傍妆台·世恩堂喜雨共酌》:“太平有象,丰年可期,逢场作戏便追随。”

〔无象太平〕 宋·苏轼《山村五绝》之一:“无象太平还有象,孤烟起处是人家。”


【词语太平无象】  成语:太平无象汉语词典:太平无象

猜你喜欢

  • 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

    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蛮不讲理地加人罪名。公元前651年,晋献公死。受晋献公之托,大臣荀息拥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君。这时,以里克、丕郑为首的忠于太子申生、公子重耳、公子夷吾的一班大臣派人刺杀奚齐于停丧处所。

  • 折腰官

    同“折腰吏”。唐韦应物《杂言送黎六郎》诗:“县闲吏傲与尘隔,移竹疏泉常岸帻。莫言去作折腰官,岂似长安折腰客?”【词语折腰官】   汉语大词典:折腰官

  • 红粉青娥

    指美女。唐代杜审言《戏赠赵使君美人》诗:“红粉青娥映楚云,桃花马上石榴裙。”

  • 映月读书

    《南史.江泌传》:“泌(南齐考城人,为南康王子林侍读。随月光读书之事,又见《南齐书》本传)少贫,昼日斫屧(音xiè,履中荐,即鞋中的衬垫)为业,夜读书随月光,光斜则握卷升屋,睡极堕地则更登。”又《宋史

  • 亭毒

    《老子》:“长之育之,亭之毒之,养之覆之。”高亨正诂:“‘亭’当读作‘成’,‘毒’当读作‘熟’,皆音同通用。”后以“亭毒”引申为养育,化育。《文选.刘孝标〈辨命论〉》:“生之无亭毒之心,死之岂虔刘之志

  • 从谏如转圜

    转圜( ㄩㄢˊ yuán ):转动圆体器物。比喻便易迅速。 顺从规劝好象转动圆体器物一样。 表示接受意见非常爽快。语出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昔高祖纳善若不及,从谏若转圜。”颜师古注:“转圜,言其顺

  • 凤凰来仪

    《书.益稷》:“《箫韶》九成,凤皇来仪。”孔传:“仪,有容仪。备乐九奏而致凤皇,则馀鸟兽不待九而率舞。”后因以“凤凰来仪”指德化天下的瑞应。唐柳宗元《晋问》:“有百兽率舞,凤凰来仪,於变时雍之美,故其

  • 山荆

    源见“荆钗布裙”。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。《聊斋志异.凤仙》:“太过奖矣!此即山荆也。”清 洪楝园《后南柯.伐檀》:“昨夜山荆自隔江檀梦国回来,探知邻国狡谋,十分利害。”【词语山荆】   汉语大词典:山荆

  • 南辕北辙

    辕,车前驾马的车杠;辙,车轮在路上走过留下的痕迹。辕向南而辙向北,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后也用作表达背道而驰的意思。战国后期,魏王想攻打邯郸,魏臣季梁于外出途中得知此事,半路上便赶了回来。蓬头垢面也顾不

  • 功成自退

    见“功遂身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