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始终不渝

始终不渝

渝:改变。自始至终没有改变。形容意志坚定。陆纳,字祖言,吴郡吴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,东晋士族。少有清操,超凡脱俗,州举为秀才,累迁黄门侍郎、尚书吏部郎,出为吴兴太守。后以爱子长生有疾,解官归乡,不久爱子病转好,回朝任职,迁尚书仆射。陆纳为人简朴,出为太守之时,辞别桓温,问他能饮多少酒,吃多少肉。桓温说只能喝三升酒,吃十块肉。陆纳说自己只能喝二升酒,肉也吃不多。后数日,陆纳邀桓温作客,王坦之、刁彝也在座,却只备了一斗酒,一片鹿肉。众人都觉得惊奇。陆纳慢声说道:“桓温近来说只能喝三升,我只能喝两升,今备下一斗酒,是想使之滴酒不剩啊。”众人听了都很高兴,尽欢而散。一次谢安想拜访陆纳,而他却不做准备。其侄儿陆俶不敢问,只好暗中备下盛馔。谢安来后,陆纳以茶果相待,陆俶便摆上精美的食物招待谢安。事后,陆纳大怒,打了陆俶四十板子。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,他为人谨慎、勤俭,从始至终也没有改变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77《陆纳传》2027页:“(陆纳)恪勤贞固,始终不渝。”

【例句】:

旧唐书·姚传》:“卿早荷朝恩,委任斯重,居中作相,弘益已多;防边训兵,心力俱尽。岁寒无改,始终不渝。” 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调吏部》:“要之太保清约忠慎,始终不渝。逢时不振,未展所抱,天乎何尤。”


偏正 渝,改变、违背。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。语出《晋书·陆纳传》:“恪勤贞固,始终不渝。”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:“唯以地方秩序为主,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,~。”※渝,不读作yù。△褒义。多用于为人处事方面。→矢志不渝 始终如一 ↔有始无终 反复无常 虎头蛇尾。也作“始终不易”、“终始不渝”。


【词语始终不渝】  成语:始终不渝汉语词典:始终不渝

猜你喜欢

  • 众煦漂山

    《汉书.中山靖王胜传》:“众煦漂山,聚蚊成雷。”煦:吹气。漂:动。指众人吹气,能把大山吹动。后因以“众煦漂山”作为人多力量大之典故。柳亚子《胡寄尘诗序》:“士之夸毗无识者,辄从而和之,众煦漂山,群盲诧

  • 庾公玉树

    源见“埋玉树”。指已逝的有才华之士。清毛奇龄《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各抆泪哭以长句》:“顾荣璧轸已摧绝,庾公玉树真埋藏。”

  • 种瓜青门

    源见“东陵瓜”。谓退官归隐田园。清袁枚《老将行》:“朝听禅白社,暮种瓜青门。”

  • 膝行

    用膝盖行走;跪着前进。表示十分敬畏。《庄子.在宥》:“广成子南首而卧,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。”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已破秦军,项羽召见诸侯将,入辕门,无不膝行而前,莫敢仰视。”【词语膝行】   汉语

  • 明珠报恩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二十:“哙参,养母至孝。曾有玄鹤,为弋人所射,穷而归参。参收养,疗治其疮,愈而放之。后鹤夜到门外,参执烛视之,见鹤雌雄双至,各衔明珠,以报参焉。”据《搜神记》记载说,曾有玄鹤衔着明

  • 篇什

    《诗经》的“雅”、“颂”以十篇为一什,所以称诗章作“篇什”。《诗.小雅.鹿鸣之什》宋朱熹集传:“雅颂无诸国别,故以十篇为一卷,而谓之什。”《南史.柳恽传》:“(恽)早有令名,少工篇什,为诗云:‘亭皋木

  • 何郎花

    源见“东阁官梅”。指梅花。宋周密《齐天乐》词:“宝屑无痕,生香有韵,消得何郎花恼。”

  • 诡衔窍辔

    诡衔:吐出衔。窃辔:齧辔,咬辔。马不受羁,比喻不受约束的意思。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加之以衡扼,齐之以月题,而马知介倪。闉扼,鸷曼,诡衔,窃辔。”衡:车辕前缚轭的横木。月题:马额上当颅如月形的叫月题。介

  • 大名难居

    《史记.越王句践世家》:“句践以霸,而范蠡称上将军。还反国,范蠡以为大名之下,难以久居……乃装其轻宝珠玉,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。”后以“大名难居”指盛名之下不易自处。唐李白《泽畔令序》:“所谓大名

  • 平阳客

    源见“平阳歌舞”。指贵戚的客人。唐陈嘉言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:“人是平阳客,地即石崇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