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
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
宁愿作为珍贵的玉器被打碎,也不愿作微贱的瓦片以求得保全。比喻为坚持真理、正义宁可去死,也不苟且偷生。公元550年,东魏权相高洋,废孝静帝元见善自立,建立了北齐政权。就在这一年,天空出现了日食。古人迷信,把日食看作灾难的预兆。高洋很害怕,担心自己会像东汉时的王莽一样,夺了刘家的天下又被刘氏杀掉,于是下令把元室及近亲七百余人全部杀死,抛尸渭河,河中之鱼食人尸体,以至于人们几年不吃渭河中的鱼。面对杀戮,元氏的远房宗族一个叫元景安的提出改姓高氏,以求保全性命,元景皓坚决反对说:“怎么能丢弃自己的宗族,改姓别人姓氏呢?大丈夫宁可作为玉器被打碎,也不能为了保全而去作瓦片。”高洋听到元景安的告密后,杀死了元景皓。但他的义节却使人怀念。

【出典】:

北齐书·元景安传》卷41,544页:“景皓云:‘岂得弃本宗,逐他姓,大丈夫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1卷12章:“咱们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。能突围就突围,万一出不去,跟他们拼到底吧。”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56:“只要中国人肯抱定宁为玉碎,不求瓦全的精神抵抗暴敌,中国就不会灭亡。”


其他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,不做陶器得到保全。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,决不丧失气节屈辱偷生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1卷12章:“咱~。能突围就突围,万一出不去,跟他们拼到底吧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达为祖国、为革命而杀身成仁的志士们的英雄气概。也作“宁玉碎,毋瓦全”、“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”、“宁可玉碎,不做瓦全”、“宁可玉碎,何能瓦全”。


【词语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】  成语: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汉语词典: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

猜你喜欢

  • 蛾子时术

    蛾( ㄧˇ yǐ )子:蚂蚁之子,即幼蚁。蛾,“蚁”的古字。术:学习。 幼蚁常向大蚁学习。 后常用以比喻人的勤学。语出《礼记.学记》:“蛾子时术之”。郑玄注:“蛾,蚍蜉也。蚍蜉之子,微虫耳,时术

  • 绝机叟

    源见“抱瓮灌园”。指安于淳朴、斥绝机巧的汉阴老人。唐崔湜《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》诗:“还嗟绝机叟,白首汉川阴。”

  • 言之太甘,其中必苦

    原意是指对人说话过于好听,其中必有苦衷。后则泛指言辞过于悦耳,其中必有不良企图。公元前660年,晋献公听信宠姬骊姬谗言,令太子申生率兵攻打东山狄人。晋兵到达稷桑后,狄人军队出来迎战,申生打算就势打上一

  • 苏子节

    同“苏武节”。元耶律楚材《和人韵》:“毛落难寻苏子节,囊空犹有老莱衣。”清无名氏《指南梦》四出:“死生苏子节,贵贱翟公门。”【词语苏子节】   汉语大词典:苏子节

  • 七夕犊裈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指贫寒。清蒲松龄《代孙子敬与王丕哉启》:“七夕犊裈,聊分北阮。”

  • 藩宣

    《诗.大雅.崧高》:“四国于蕃,四方于宣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宣,当为‘垣’之假借……‘四国于蕃,四方于宣’犹《板》之诗‘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’也。”后用“藩宣”比喻卫国重臣。唐白居易《杭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

  • 谢家咏雪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谓谢安家众人对雪逞才吟咏。唐姚合《杨柳枝词》之四:“谢家咏雪徒相比,吹落庭前便作泥。”【词语谢家咏雪】  成语:谢家咏雪汉语大词典:谢家咏雪

  • 雁落惊弦

    源见“空弦落雁”。谓称赞箭法高明,善于用兵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》:“成皋尘起,广武烽然,麋兴丽箭,雁落惊弦。”

  • 卢肇夺标

    宋.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五五“黄颇”:“颇宜春人,与肇同乡,颇富而肇贫。同日遵路赴举,郡牧饯颇离亭,肇驻蹇十里以俟。明年,肇以第一名还袁(注:指袁州),因竞渡,即度赋诗云:‘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

  • 箫台

    同“凤台”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试术》:“未夕阳先着归鞭,只盼着箫台凤鸟,天边鸾鹤,云中鸡犬。”【词语箫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箫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