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安期遗舄

安期遗舄

42` 汉刘向列仙传.安期生》:“安期先生者,瑯琊 阜乡人也。卖药于东海边,时人皆言千岁翁。秦始皇东游,请见,与语三日三夜。赐金璧,度数千万,出于阜乡亭,皆置去,留书,以赤玉舄一双为报,曰:‘后数年,求我于蓬莱山。’始皇遣使者数人入海,未到蓬莱山,辄逢风波而还。”后因以“安期遗舄”喻得道者的遗物或仙人的鞋子。赤玉舄,传说中用赤玉制成的鞋子。唐王昌龄《观江淮名胜图》诗:“安期始遗舄,千古谢荣耀。投迹庶可齐,沧浪有孤棹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安期先生者,琅琊阜乡人也。卖药于东海边,时人皆言千岁翁。秦始皇东游,请见,与语三日三夜。赐金璧度数千万。出于阜乡亭,皆置去,留书,以赤玉舄(xi) 一量为报。曰:‘后数年求我于蓬莱山。’始皇即遣使者徐市(fu)、卢生等数百人入海,未至蓬莱山,辄逢风波而还。”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仙人安期先生是琅琊郡阜乡人,在东海边卖药,人们都说他已千岁。秦始皇东游见到他,曾与他谈了三天三夜,并赐给他金玉宝物,价值几千万。安期先生辞出后,都留置不要,并留下一封信和一双赤玉制的鞋子,信中说:“再过几年到蓬莱山寻我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与仙道交游;也形容仙家长生之事。

【典形】 安期入蓬海、安期术、安期舄、安期遗舄、安期朱履、赤舄、赤玉、赤玉舄、阜乡舄、醉入东海、寻安期、安期翁、安期远。

【示例】

〔安期入蓬海〕 唐 · 李白 《对酒行》:“松子栖金华,安期入蓬海。”

〔安期术〕 南朝宋·谢灵运《登江山孤屿》:“始信安期术,得尽养生年。”

〔安期舄〕 唐·李白《赠张相镐》之二:“唯有安期舄,留之沧海隅。”

〔安期遗舄〕 唐·王昌龄《观江淮名胜图》:“安期始遗舄,千古谢荣耀。”

〔安期朱履〕 魏·阮籍《清思赋》:“释安期之朱履兮,践席假而集帷。”

〔赤舄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赤虹赋》:“定赤舄之易遗,乃鼎湖之可慕。”

〔赤玉〕 北周·庾信《道士步虚词》之一:“赤玉灵文下,朱陵真气来。”

〔赤玉舄〕 唐·李白 《古风》之二十:“终留赤玉舄,东上蓬莱路。”

〔阜乡舄〕 清·王士禛《送邵子湘之登州》:“遥飞阜乡舄,往抚天吴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拜之交

    八拜:古代对父辈亲友行八拜礼。见宋代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十记李稷拜访文彦博事。交:友谊。旧时因称结拜兄弟、姊妹为八拜之交。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有一人姓杜,名确,字君实,与小生同郡同学,当

  • 乙览

    唐.苏鹗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唐文宗曾对左右说:“若不甲夜视事,乙夜观书,何以为人君耶?”甲夜、乙夜,指初更、二更时分。视事,处理政务。后遂称皇帝亲阅为“乙览”。宋.刘克庄《书事》诗:“学徒谁是单传者,史

  • 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

    唐.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诗:“……甫昔少年日,早充观国宾。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……”韦左丞,韦济,曾为河南尹,后任尚书省左丞。他赏识杜甫的诗,又曾表示过关注,故杜甫视为知己,希望通过奉诗,

  • 楼上胡床

    源见“南楼”。借指据胡床咏谑游乐的名公巨人。宋张榘《烛影摇红.再次虚斋先生梅词韵》词:“楼上胡床,笑谈声里机谋远。甲兵百万出胸中,谁谓江流浅?”

  • 昆阳举

    昆阳:今河南叶县。西汉末年,光武帝刘秀领兵攻下昆阳等地。王莽极为惊恐,派大司空王邑、司徒王寻等聚集四十二万兵力围困昆阳。刘秀发兵几千人赴昆阳解围,城内外夹攻,大败王莽军,歼灭王莽主力。这是历史上著名的

  • 独善其身

    原意是指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,则致力于自身的道德修养。后则泛指不闻不问周围事物,而孤芳自赏。孟子对宋句践说,你喜欢到各国去游说吗?我告诉你关于游说应取的态度。人家了解你,要悠闲自得,人家不理解你

  • 朱碧乱

    源见“看朱成碧”。指目光恍惚,不辨五色。宋辛弃疾《蝶恋花.和赵景明知县韵》词:“公子看花朱碧乱,新词搅断相思怨。”

  • 咄咄怪事

    源见“殷浩书空”。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。宋杨万里《明发栖隐寺》诗:“何如今晨天地间,咄咄怪事满眼前。”偏正 形容使人惊讶、费解的事情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没有一个政治家或‘政客’不‘讲政治’的,某个政

  • 虹贯日

    源见“白虹贯日”。谓精诚感天。清文廷式《望江南》词之四:“易水行时虹贯日,扶馀王后气成云,此局未输君。”

  • 一世之雄

    世:时代。雄:豪杰。指一代中最杰出的英雄人物。刘裕(事迹见“龙行虎步”条)。初为东晋将领,战功卓著。桓玄称帝,刘裕率兵讨伐。桓玄非常恐惧,束手无策。他左右的人对他说,刘裕现在兵力很少,怎会打败我们,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