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寅支卯粮

寅支卯粮

又作“卯粮寅支”。寅、卯:我国农历以天干、地支纪年。地支中有寅年、卯年,按顺序“寅”年在前而“卯”年在后。此典指寅年就预先支用了下一年(卯年)的粮食。赵光(?-1865年),字蓉舫,昆明人。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进士,授编修,升至兵部侍郎,调户部。咸丰帝即位,赵光上奏条陈时势政务,说:“直隶的仓库钱粮,各有定额,州官、县官如果尽量将征收数额上解,哪里致于亏空成千上万?导致这样情况的原因,它有几点:或者是富家子弟做官,崇尚奢侈华丽;或者平庸而亲近跟随人员,开支费用浮华过渡;或者是债务很多,用政府款项偿还他私人的债款;或者是交游太广,用公款供应他私人的应酬。如像在寅年就预先借用了下一年(卯年)的粮食,把东面的东西挪用到西边来掩盖,有漕运公粮就借口劳力需要而索取,上解钱粮到国库的人则归罪于粮价增涨高昂。道台、知府考察知道,往往碍难于人情面子,歪曲原意加以弥补,后来继任的官员又顾虑招致重大怨恨而不敢揭发,上级官员也恐怕兴起大的案件而不敢参奏,即使经过查抄,也终归没有下落。”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421《赵光传》12155、12156页:“文宗即位,奏陈时务,略言:‘……直省仓库钱粮,各有定额,州、县官如果尽数征解,交代清晰,何至亏空盈千累万?其致此之由,厥有数端:或纨绔而登仕版,习尚奢华;或庸瞆而昵亲随,开销浮滥,或负累已深,官项偿其私债;或交游太广,正款供其应酬。寅支卯粮,东挪西掩,有漕者藉口于帮丁之需索,解库者归咎于粮价之增昂。道、府察知,往往碍于情面,曲意弥缝,后任虑招重怨而不敢发,上司恐兴大狱而不敢参,即使查抄,终归无着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吴沃尧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88回:“我有差使的时候,已是寅支卯粮了;此刻没有差使才得几个月,已弄得百孔千疮,背了一身亏累。” 李伯元《官场现形记》15回:“我只吃一份口粮,哪里会有多少钱?就是我们总爷,也是寅吃卯粮,先缺后空。”


述宾 我国农历以天干、地支纪年。寅、卯在地支中的顺序为第三、第四位。寅年就支用卯年的粮,意谓本年支用下一年的粮。比喻入不敷出,前吃后空。梁斌《红旗谱》28:“你下月薪金早借光了,这个朋友走,借点路费,那个朋友走,借点路费。~,哪里行!”△贬义。→入不敷出 供不应求 ↔绰有余裕 绰绰有余 绰然有余供过于求。也作“寅吃卯粮”。


【词语寅支卯粮】  成语:寅支卯粮汉语词典:寅支卯粮

猜你喜欢

  • 终贾之年

    源见“终军弃?”。指年少。清钱谦益《〈琅嬛类纂〉序》:“少司成朱沧起先生,以终 贾之年,蜚声史馆。”

  • 改张易调

    同“改弦更张”。《晋书.瑯邪悼王焕传》:“正是匡矫末俗,改张易调之时……此固臣之所以不敢安也。”见“改弦更张”。《晋书·忠敬王遵传》:“正是匡矫末俗,~之时,而犹当竭已罢之人,营无益之事,殚已困之财,

  • 当断不断

    指司马迁撰写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最后评论春申君黄歇是:应当决断而不决断,反而受到他的祸害了。后以此典比喻办事优柔寡断,坐失良机。春申君黄歇担任楚宰相第二十五年,楚考烈王生病。朱英对春申君黄歇说:“人世

  • 玉璜韬

    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治邦安国之策。唐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斐然继声》诗:“门承金铉鼎,家有玉璜韬。”

  • 四老

    同“商山四皓”。唐张说《赠崔公》诗:“我闻西汉日,四老南山幽。”金萧贡《汉歌》:“三杰相须立人纪,四老仍来安太子。”【词语四老】   汉语大词典:四老

  • 瞻云就日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帝尧者,放勋。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后以“瞻云就日”形容臣下对君主的崇仰追随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是以一时智谋之士,英杰之俦,无不瞻云就日,望风景从

  • 不抗不卑

    亦作“不卑不亢”。不高傲,不卑屈,形容言语行动的有分寸、得体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六回:“他这远愁近虑,不抗不卑,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,听他这一番话,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。”抗,今多作“亢”。见

  • 呼万

    同“呼嵩”。宋范仲淹《老人星赋》:“又何必周王之梦九,而嵩岳之呼万者也。”

  • 百尺卧高楼

    同“百尺卧元龙”。宋张元幹《水调歌头.追和》词:“梦中原,挥老泪,遍神州。元龙湖海豪气,百尺卧高楼。”

  • 发踊冲冠

    见“怒发冲冠”。南朝宋·徐爰《旄头说》:“臣谓壮士之怒,~,义取于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