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公羊传.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戎将侵曹,曹羁谏曰:‘戎众以无义,君请勿自敌也。’曹伯曰:‘不可。’三谏不从,遂去之,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。”何休注引孔子曰:“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,此之谓也。”
同“海客忘机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续录一》:“海客狎鸥,忽翔不下,机心一起,机心应之,或反胶胶扰扰矣。”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隐士出仕。唐李白《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》诗之二:“谢公终一起,相与济苍生。”
见〔何意百炼钢,化为绕指柔。〕其他 比喻心情刚强之人,变为非常柔顺。 晋刘琨为段匹䃅所拘,自知必死,为五言诗,赠其故吏卢谌云:“何意百炼刚,化为绕指柔。”《孽海花》35回:“自从花翠琴嫁
《旧唐书.中宗韦庶人传》:“帝在房州时,常谓后曰:‘一朝见天日,誓不相禁忌。’及得志,受上官昭容邪说,引武三思入宫中,升御床,与后双陆,帝为点筹,以为欢笑,丑声日闻于外。”后以“点筹郎”指唐中宗。元
源见“止足”。指困辱和危险。晋张华《答何劭》诗之一:“衰夕近辱殆,庶几并悬舆。”【词语辱殆】 汉语大词典:辱殆
同“戏彩堂”。宋李弥逊《阮郎归.硕人生日》词:“戏莱堂上两庞眉,何妨举案齐。”
《南史.鱼弘传》:“弘尝谓人曰:‘我为郡有四尽:水中鱼鳖尽,山中麇麂尽,田中米谷尽,村里人庶尽’”鱼弘性格侈靡,所以一郡都被他搜刮得空了。
源见“侯嬴抱关”。谓受礼遇者厚报其主。唐元稹《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》:“夷门在尔之境,侯嬴报恩之迹犹存。”
偏正 火灾。语本《易经·离》:“突如其来如,焚如。”注:“其明始进,其炎始盛,故曰焚如。”晋·陶潜《示庞主簿邓治中》诗:“炎火屡焚如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灾害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