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小心翼翼

小心翼翼

原指虔恭谨慎,后来则形容谨慎小心,放不开手脚。公元前516年,齐国出现彗星。齐景公下令举行宗教仪式以禳灾。晏婴劝告他说:“这样做是无益的。彗星本身就是为除秽而出现的。您如没有败政,禳灾就没有意义;如有败政,则禳灾也不会起作用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只有周文王为人处世严谨虔城,敬事上帝,所以受到各国拥戴。’您即位以来,从无失德之处,各国诸侯正在前来朝见您,为什么还怕彗星呢?”景公听了很高兴,下令停止禳灾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齐有彗星,齐侯使禳之。晏子曰:‘无益也,祇取诬焉。天道不谄,不贰其命,若之何禳之?且天之有彗也,以除秽也。君无秽德,又何禳焉?若德之秽,禳之何损?《诗》曰:‘惟此文王,小心翼翼。昭事上帝,聿怀多福。厥得不回,以受方国。’君无违德,方国将至,何患于彗?’……公说,乃止。”

【例句】:

管子·弟子职》“夙兴夜寐,衣带必饰,朝益暮习,小心翼翼。”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王侯秉德,其邻翼翼。”


并列 翼翼,恭敬、慎重。原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。现多形容一举一动小心谨慎,不敢疏忽。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此文王,小心翼翼。”又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令仪令色,小心翼翼。”艾明之《浮沉》:“她~地做着一切,心里就像拉紧的弦,绷得紧紧的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处事态度。→小心谨慎 谨小慎微 小心在意 ↔粗心大意。也作“翼翼小心”。


【词语小心翼翼】  成语:小心翼翼汉语词典:小心翼翼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藜

    源见“青藜照阁”。指夜读照明的灯烛。宋王安石《上元戏呈贡父》诗:“不知太一游何处,定把青藜独照公。”亦借指勤学苦读。明 孙仁孺《东郭记.则得妻》:“衣冠俊雅,为姻亲青藜抛下。”亦借指读书人。明夏完淳《

  • 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

    旧指用重金作奖励手段,一定有人勇于为之效力。语出《后汉书.耿纯传》“重赏甘饵,可以聚人者也”李贤注:“《黄石公记》曰:‘芳饵之下,必有悬鱼;重赏之下,必有死夫。’”后多引作〔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〕。唐.

  • 无出其右

    《史记.田叔列传》:“孟舒、田叔等十余人,随赵王至长安,上召与语,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。上说(悦)尽拜为郡守诸侯相。”又见《汉书.高帝纪下》。据颜师古注说,古者以右为尊,言材无能过之者,故云无出其右。后

  • 涣汗大号

    《易.涣》:“九五,涣汗其大号。”朱熹本义:“九五巽体,有号令之象,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。”后以“涣汗大号”谓帝王发布号令。清钱谦益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》:“先帝诛逆表忠,涣汗大号。”

  • 尽入彀中

    源见“英雄入彀”。比喻完全在我掌握之中。《民国通俗演义》二二回:“在老袁的意思,无非是笼络人才,欲使天下英雄,尽入彀中,可以任所欲为。”述补 都进入了箭能射及的范围。形容全数人材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语

  • 出山小草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载:东晋谢安隐居东山,怀远大志向,后为大将军桓温召为司马。有送草药于桓温者,中有远志。桓温问谢安:远志又名小草,何一物二名?在座的郝隆应声答道:这容易理解,隐山中称远志

  • 江妃

    泛指水中女神。唐杜甫《桃竹杖引赠章留后》诗: “江心磻石生桃竹,苍波喷浸尺度足。斩根削皮如紫玉,江妃水仙惜不得。” 参见:○解佩【词语江妃】   汉语大词典:江妃

  • 平阳酒

    《汉书.曹参传》:“赐参爵列侯,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。”又:“至(萧)何且死,所推贤唯参。参代何为相国,举事无所变更……日夜饮酒。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,来者皆欲有言。至者,参辄饮以醇酒,度之欲

  • 昼锦荣归

    源见“衣绣夜行”。谓富贵还乡,荣耀故里。明 王彦贞《小桃红.西厢百咏》曲之九六:“承恩亲自日边来,端的喝声采,昼锦荣归崇光大。”连动 大白天穿着锦绣衣服,荣耀地回归故里。比喻富贵还乡。明·王彦贞《雍熙

  • 经国之才

    经:经营,管理。治理国事的才干。晋.葛洪《抱朴子.外篇自序》;“洪祖父学无不涉,究测精微,文艺之高,一时莫伦,有经国之才。”《晋书.刘琨传》:“祖迈,有经国之才,为相国参军、散骑常侍。”亦作“经世之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