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尚书履声

尚书履声

履声:走路的声音。郑崇字子游,年轻时为郡文学史,后由大司马傅喜推荐,汉哀帝提拔郑崇任尚书仆射。郑崇屡次求见哀帝谏争政事,哀帝常听从采纳。郑崇每次上殿朝见时,都拖着皮靴子。哀帝一听到远处的走路声,就笑着说:“我一听,就能识别出这是郑尚书的脚步声。”后以此典形容直臣上朝向君王进谏,或咏受到皇帝信任的朝臣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7《郑崇传》3254、3255页“郑崇字子游,……崇少为郡文学史,至丞相大车属。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,相友善。喜为大司马,荐崇,哀帝擢为尚书仆射。数求见谏争,上初纳用之。每见曳革履,上笑曰:‘我识郑尚书履声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》:“骖乘则晋后停舆,来朝则汉君识履。” 唐·苏颋《夜发三泉即事》:“忝曳尚书履,叨兼使节臣。” 唐·杜甫《八哀诗·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》:“京兆空柳色,尚书无履声。” 唐·李商隐《上河东公启》:“汲县勒铭,方依崔瑗;汉庭曳履,犹忆郑崇。” 宋·徐铉《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》:“履声初下金华省,帆影看离石首城。” 宋·苏轼《次韵朱广庭初夏》:“朝罢人人识郑崇,直声如在履声中。” 宋·黄庭坚《子瞻去岁春侍立》:“殿上给扶鸣汉履,螭头簪笔见秦冠。” 宋·范成大《郑少融尚书初除端殿》:“后日沙堤新宰相,当年革履旧尚书。” 宋·辛弃疾《太常引·寿韩南涧尚书》:“君王着意履声间,便令押、紫宸班,今代又尊韩。” 宋·刘过《谒京口张守》:“上方已听尚书履,声在星辰最上头。” 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:“四海承平无一事,朝朝曳履侍君王。” 元·赵孟頫《送夹谷公分省陕西》:“暂辍尚书履,荣分陕右弓。” 明·李东阳《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禅祭旅次韵答谢方石赠别》:“郑公听履星俱下,列子乘风气可骑。” 清·钱谦益《赠张坦公》:“中书行省古杭都,曾有尚书曳履无?” 清·袁枚《书制府六十寿诗》:“荒园两曳尚书履,仙草频颁白发亲。” 清·洪亮吉《送杨大梦符至东平书院》:“园林疏疏风屑屑,已觉尚书履声出。”


【词语尚书履声】   汉语词典:尚书履声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地闭,贤人隐

    天地闭塞昏暗,贤人隐退匿迹。 形容乱世社会黑暗。语出《易.坤.文言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;天地闭,贤人隐。”宋.欧阳修《五代史.一行传.序》:“呜呼!五代之乱极矣,传所谓天地闭,贤人隐之时欤!”

  • 言刈其楚

    言:语助词。刈:割。楚:又名荆,一种丛生灌木。 原意为砍下荆条,用以作薪。语出《诗.周南.汉广》:“翘翘错薪,言刈其楚。”三国.魏文帝《黎阳作诗二首》:“殷殷其雷,濛濛其雨。我徒我车,涉此艰阻。遵彼

  • 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

    同“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”。《红楼梦》七六回:“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:‘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?’他们不来,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,明日羞他们一羞!”

  • 直镈蒙璆

    《国语.晋语四》:“官师之所材也,戚施直镈,蘧蒢蒙璆,侏儒扶庐,矇瞍修声,聋聩司火。”韦昭注:“直,主击镈。镈,钟也。蒙,戴也。璆,玉磬。不能俯,故使戴磬。”谓适当安排残疾人工作,使各得其所。宋王安石

  • 神妪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四:“永嘉中,有神见兖州,自称樊道基。有妪,号成夫人。夫人好音乐,能弹箜篌,闻人弦歌,辄便起舞。”晋.干宝在《搜神记》中述说有成夫人、能弹箜篌,闻弦歌,便起舞。后遂用为咏歌女、乐人

  • 九日落

    源见“羿射九日”。借指为民除去祸害。清顾炎武《书女娲庙》诗:“弯弓不射九日落,苍苍列象生毛羽。”

  • 鲜克有终

    见〔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〕。

  • 金门侍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指在朝为官,侍奉皇帝。唐王维《早朝》诗:“方朔 金门侍,班姬玉辇迎。”

  • 目不识丁

    同“不识一丁”。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苏昌》:“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……目不识丁,凡有文稿,皆倩吏胥讲释,合省传为笑柄。”主谓 丁,泛指简单的字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识。语本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

  • 狗党狐朋

    见“狐群狗党”。【词语狗党狐朋】  成语:狗党狐朋汉语大词典:狗党狐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