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
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范畴,即自己所不喜欢的,不能强加于他人。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,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呢?孔子说,那就是恕啊!自己所不喜欢的,就不要强加于他人。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贡问曰:‘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’子曰:‘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一折:“待驱兵领将,积草屯粮,平白地要把邻邦困,可不道:‘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


主谓 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,不要强加给别人做。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贡问曰:‘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’子曰:‘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1折:“待驱兵领将,积草屯粮,平白地要把邻邦困,可不道‘~’。”△用于写人的为人处事。→推己及人 以意逆心 恕己及人 ↔强人所难 强按牛头 逼公鸡下蛋。也作“己所不安,勿施于人”、“己所不欲,毋加诸人”。


【词语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】  成语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汉语词典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画壁游

    源见“卧游”。称欣赏山水画。清宋琬《吴六益招饮梅花书屋分韵》之三:“画壁游宗炳,请樽对孔融。”

  • 投斧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一一引《庐江七贤传》:“文党,字仲翁。未学之时,与人俱入山取木,谓侣人曰:‘吾欲远学,先试投我斧高木上,斧当挂。’仰而投之,斧果上挂,因之长安受经。”又见《北堂书钞.投斧受经注》。文党

  • 寿光先生

    唐.司空图《司空表圣文集》卷一《容城侯传》:“容城侯金炯者,本蜀严道人,附山而居,同族中多见搜采。……会郡中卢生、范生,皆传修炼之术,委质相资,因砥磨以致用。上闻而器之。……上晨兴,必先至,则与冠冕者

  • 虎头三

    同“长康三绝”。明袁宏道《题赠太史退如憨斋》诗:“已甘中散七,未害虎头三。”

  • 卫夫人

    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灵公夫人有南子者,使人谓孔子曰:‘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,必见寡小君。寡小君愿见。’孔子辞谢,不得已而见之。夫人在絺帷中。孔子入门,北面稽首。夫人自帷中再拜,环珮玉声璆然

  • 物盛则衰

    任何事物过于兴盛就必然会走向衰退,即是事物发展到极度时,就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意思。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物盛则衰,矢之常数也。进退盈缩变化,圣人之常道也。”主谓 事物发展到兴盛的时候,就会开始衰败。《史

  • 鲁国男子

    《后汉书.杨震传》附《杨彪传》:“融曰:‘……今横杀无辜,则海内观听,谁不解体(解体,人心离散)!孔融鲁国男子,明日便当拂衣而去,不复朝矣。’操不得已,遂理出彪。”建安元年,曹操以参与欲废皇帝的罪名,

  • 浮丘鹤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仙鹤。唐卢照邻《羁卧山中》诗:“倘遇浮丘鹤,飘摇凌太清。”

  • 溺井

    《战国策.楚策一》:“江乙(原为魏人,后仕楚,为郢大夫)恶昭奚恤(楚将),谓楚王(楚宣王)曰:‘人有以其狗为有执(指善于看守)而爱之。其狗尝溺井。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,欲入言之。狗恶之,当门而噬(咬)之

  • 白笔

    《晋书.舆服志》:“笏者有事则书之,故常簪笔,今之白笔是其遗象……。尚书令、仆射、尚书手版头复有白笔,以紫皮裹之。”古时官吏常执笏,头上簪着白笔,有事便取笔记在笏上。以后,以手版代笏,笏上置白笔。唐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