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广陵散绝

广陵散绝

三国志.魏书.王卫二刘傅传》“(嵇康)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康别传》曰:“孙登谓康曰:‘君性烈而才儁,其能免乎?’称康临终之言曰:‘袁孝尼尝从吾学《广陵散》,吾每固之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’!”

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(注:嵇康字叔夜,以拜中散大夫职,故称。又因钟会谗害,被司马昭处死),神气不变,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曲终,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(注:吝惜固守)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”

三国魏名士嵇康,尚奇任侠,不拘礼法,尤擅弹琴。因得罪了钟会而遭构陷,被司马昭处死。嵇康死后,此《广陵散》曲遂成绝响。后人因称人事凋零或技艺绝传为《广陵散》绝。

北齐书.徐之才传》:“次子同卿,太子庶子,之才以其无学术,每叹云:‘终恐同《广陵散》矣!’”明.张煌言《奇零草自序》:“独从前乐府歌行不可复考,故所订几若《广陵散》。”


主谓 《广陵散》,古琴曲名。《广陵散》已失传。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嵇中散(嵇康)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,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,曲终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。’”《孽海花》第2回:“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,中了一个探花,从此以后,状元鼎甲,~响于苏州。”※散,不读作sàn。△用于以物喻事。→广陵止息。也作“广陵散”、“广陵散矣”。


【词语广陵散绝】  成语:广陵散绝汉语词典:广陵散绝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笼吐纳

    源见“鹅笼书生”。谓幻中生幻。清钱谦益《次韵徐叟文虹七十自寿》之二:“鼠穴啁啾因梦少,鹅笼吐纳幻人多。”

  • 下车

    《礼记.乐记》:“武王克殷,反商,未及下车,而封黄帝之后于蓟。”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“下车”。《后汉书.儒林传序》:“及光武中兴,爱好经术,未及下车,而先访儒雅。”又《赵熹传》:“熹下车,闻其二孙杀人事

  • 洗垢索瘢

    同“洗垢求瘢”。明杨慎《升庵诗话.老子论性》:“若知其出于老氏,宋儒必洗垢索瘢,曲为讥评。”连动 垢,污秽;瘢,瘢痕。洗净污垢,寻找瘢痕。形容故意挑剔,苛求他人的过错。语本汉·赵壹《刺世疾邪赋》:“所

  • 归卧鹿门山

    源见“鹿门采药”。谓退隐。明王翃《村居》诗:“何年事高隐,归卧鹿门山?”

  • 庾舅

    《晋书.庾亮传》:“庾亮字子规,明穆皇后之兄也。”“及帝疾笃……加亮给事中,徙中书令。太后临朝,政事一决于亮。”“(苏)峻平……帝遣尚书、侍中,手诏慰喻:‘此社稷之难,非舅之责也。’”东晋重臣庾亮为成

  • 五谷不升

    谷类不熟,荒年大饥。《穀梁传.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五谷不升,为大饥。一谷不升,谓之嗛;二谷不升,谓之饥,三谷不升,谓之馑;四谷不升,谓之康,五谷不升,谓之大侵。”【词语五谷不升】  成语:五谷不升汉语大

  • 特立独行

    《礼记.儒行》:“儒有澡身而浴德,陈言而伏,静而正之,上勿知也。粗而翘之,又不急为也。不临深而为高,不加少而为多,世治不轻,世乱不沮,同勿与,异勿非也,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。”旧指自恃有操守,有识见,不

  • 不能赞一辞

    赞:参与 不能再添加一句话。 形容文章写得很完美。语出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明.张岱《与张噩仍》:“匠心笔削,真使游夏不能赞一辞。”鲁迅《致台

  • 召邹生

    源见“梁园赋雪”。谓延请文士、宾客。唐白居易《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》诗:“梁园应有兴,无不召邹生。”

  • 众寡莫敌

    见“寡不敌众”。《封神演义》56回:“九公被女儿一番言语,说得大是有理,自己沉思:欲奋勇行师,~;欲收军还国,事涉嫌疑;沉吟半晌……邓九公领众将军归顺西岐不题。”【词语众寡莫敌】  成语:众寡莫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