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负荆请罪”。《平山冷燕》八回:“乞小姐先率领于太师、夫人前,匐伏荆请,然后敢领小姐之教。”【词语荆请】 汉语大词典:荆请
源见“南阳佳气”、“真人”。指汉光武。清徐夜《经严陵钓台》诗:“足消文淑真人气,直得狂奴故态名。”
宋.俞文豹《吹剑续录》:“东坡(注:苏轼的号)在玉堂(注:翰林院),有幕士善讴,因问:‘我词比柳词(注:柳永的词)何如?’对曰:‘柳郎中词,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,唱杨柳岸晓风残月;学士词,须关西
同”“管城子”。宋杨万里《霜寒》诗之二:“只缘青女降,便与管城疏。”明陆树声《清暑笔谈》:“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,何以运管城?”【词语管城】 汉语大词典:管城
《礼记.表记》:“君子不失足于人。”即不失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屈从别人。后世“失足”则多指行为不慎,以至失败或堕落。如谚语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。【词语失足】 汉语大词典:失足
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喻指无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。《晋书.刘寔传》:“推贤之风不立,滥举之法不改,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。”其他 常比喻无才而窃居其位的人。《晋书·刘寔传》:“推贤之风不立,滥举之
愤怒或惊惧、寒栗的样子。《三国演义》二○回:“腾读毕,毛发倒竖,咬齿嚼唇,满口流血。”《红楼梦》七五回:“看那月色时,也淡淡的,不似先前明朗,众人都觉毛发倒竖。”主谓 倒竖,尾端朝上直立。汗毛、头发都
源见“脱骖”、“解衣推食”。指真诚救助。宋苏轼《洗玉池铭》:“维伯时父,吊古啜泣。道逢玉人,解骖推食。”其他 用驾车的马换取食物送人。比喻用财物救人急难。宋·苏轼《洗玉池铭》:“维伯时父,吊古啜泣,道
唐.杜甫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诗:“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。”原形容老眼昏花,视物不清。后常被引用借喻对某一事物看不真切,一时尚难以把握。清.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卷上:“白石(姜夔)写景之作,虽格韵高
见〔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