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.大雅.生民》:“载震载夙,载生载育,时维后 稷。”后以“灵夙之期”敬称皇帝诞日。明张居正《万寿无疆颂》:“兹秋仲十日,为灵夙之期。”【词语灵夙之期】 成语:灵夙之期汉语大词典:灵夙之期
唐陆羽《武夷山记》:“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山上置幔亭,化虹桥,大会乡人宴饮,曰:‘汝等皆吾之曾孙也。’”后以“武夷仙伯”指长寿之人。宋王以宁《鹧鸪天.寿杜士美》词:“帝乙何年骑玉龙,武夷仙伯笑相从。”
比喻决绝。宋代朱熹《朱子全书.论语》:“观此可见克己者,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,便斩绝了,更不复萌。”亦作“一刀两段”。《五灯会元.文悦禅师》:“一刀两段,未称宗师。”述宾 比喻毅然决然断绝关系。《朱子语
谓读书敏捷,一目数行。《后汉书.应奉传》:“奉少聪明,自为童儿及长,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。读书五行并下。”《北史.裴让之传》记其次弟诹之,“尝从常景借书百卷,十许日便返。景疑其不能读,每卷策问,应答无遗
《汉书.金日磾传》:“日磾两子,赏、建,俱侍中,与昭帝略同年,共卧起。赏为奉车、建驸马都尉。及赏嗣侯,佩两绶,上谓霍将军曰:‘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?’霍光对曰:‘赏自嗣父为侯耳。’上笑曰:‘侯不
《新唐书.文艺上.王勃传》附兄勮.弟助传:“初,勔、勮、勃皆著才名,故杜易简称‘三珠树’,其后助、劼又以文显。福畤(王勃父)尝诧韩思彦,思彦戏曰:‘武子有马癖,君有誉儿癖,王家癖何多邪?’”唐朝王福畤
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指七夕神话牛郎 织女相会事。宋欧阳修《渔家傲.七夕》词:“喜鹊填河仙浪浅,云?早在星桥畔。”
南朝梁刘孝绰之弟孝仪、孝威,并工诗文,称“三笔六诗”。《南史.刘孝绰传》:“孝绰弟潜,字孝仪,幼孤,与诸兄弟相勖以学,并工属文。孝绰尝云:‘三笔六诗。’三即孝仪,六谓孝威也。”六,意谓六弟。【词语三笔
同“城狐社鼠”。唐李商隐《哭虔州杨侍郎》诗:“甘心亲垤蚁,旋踵戮城狐。”【词语城狐】 汉语大词典:城狐
源见“破镜重圆”、“钗股分金”。比喻夫妻或情人分离。宋吴潜《蝶恋花.吴中赵园》词:“镜断钗分何处续,伤心芳草庭前绿。”【词语镜断钗分】 汉语大词典:镜断钗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