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
见〔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〕。
见〔止寒莫若重裘,止谤莫若自修〕。
唐.房玄龄等撰《晋书.祖逖传》记祖逖的哥哥祖纳有一次对梅陶和钟雅说:“君汝颍之士,利如锥;我幽冀之士,钝如槌。持我钝槌,捶君利锥,皆当摧矣。”汝颍即汝水和颍水,在这里指南方;幽冀即幽州和冀州,在这里泛
源见“侯嬴抱关”。泛指感激之情。唐薛涛《送卢员外》诗:“信陵公子如相问,长向夷门感旧恩。”
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箾,用同“鞘”,刀剑套子。借指剑。唐李贺《公莫舞歌》:“腰下三看宝玦光,项庄掉箾拦前起。”
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安然隐居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之四:“谢公高卧应难稳,丝竹中年带泪听。”
水衡:汉朝官名。汉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年)设置水衡都尉、水衡丞,掌管上林苑,兼保管皇室财物及铸造钱币。“水衡钱”是指皇室储藏的钱。汉宣帝刘询在本始二年(前72年)春天,用皇家私款建造平陵,拆迁民房建
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指大臣礼贤爱士。唐刘禹锡《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》诗:“玉树琼楼满眼新,的知开阁待诸宾。”
原指对于相同事物,不同水平者认识不一;后则泛指所见各有所长,不能相互取代。《易经》上说,对于天道,仁爱的人解释为仁,聪明的人解释为智,而一般人,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它,却毫无所知。因而,君子的学说义理
见〔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〕。【词语信而好古】 成语:信而好古汉语大词典:信而好古
当做事合乎仁义的时候,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。 意谓做人应当勇于行仁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当仁不让于师。”唐.李鼎祚《周易集解序》:“当仁既不让于师,论道岂惭于前哲?”,明.高则诚《琵琶记.
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谓文人潦倒失意。唐李端《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》诗:“为报长卿休涤器,汉家思见茂陵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