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恸哭西州门

恸哭西州门

源见“羊昙泪”。指羊昙过西州门恸哭亡舅谢安事。宋苏轼《游东西岩》诗:“恸哭西州门,往驾那复还?空馀行乐处,古木昏苍烟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羊昙者,太山人,知名士也,为安所爱重。安薨后,辍乐弥年,行不由西州路。尝因石头大醉,扶路唱乐,不觉至州门。左右白曰:‘此西州门。’昙悲感不已,以马策扣扉,诵曹子建诗曰:‘生存华屋处,零落归山丘。’恸哭而去。”

【今译】 羊昙是谢安的外甥,也是东晋当时名士,谢安很喜爱器重他。谢安去世后,羊昙一年不听音乐,因为谢安死前扶病由西州路还都,从此再不从这条路走。有一次去石头城喝得大醉,边走边唱,不觉走到了西州门。左右人告诉他:“这是西州门。”羊昙悲伤不已,用马鞭敲打门扉,吟诵曹植的诗道:“生存华屋处,零落归山丘。”恸哭而去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感伤亲故亡去,追怀长辈之情。

【典形】 不忍过西州、恸哭西州门、恸西州、华屋泪、哭西州、泪下羊昙、山丘泪、思谢傅、西门洒泪、西州泪、西州路、羊昙泪、恸哭过西州、恸杀羊昙、衰泪过西州、醉余忽西州、长恸过西州、老泪洒西州、西州不忍过、悲谢傅、羊昙悲感、羊昙感旧游、羊昙恨、西门恸、避西州、马策扣西州。

【示例】

〔不忍过西州〕 唐·刘禹锡《途次敷水驿》:“今来重垂泪,不忍过西州。”〔恸哭西州门〕 宋·苏轼《游东西岩》:“恸哭西州门,往驾那复还。”

〔恸西州〕 清·王紫绶《哭师》:“生死情难忘北面,往来路易恸西州。”

〔华屋泪〕 清·韩菼《挽田间先生诗》:“自下羊昙华屋泪,每安杜甫草堂贫。”

〔哭西州〕 清·黎士弘《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》:“误尽闽南碑下客,无端北望哭西州。”

〔泪下羊昙〕 明 ·徐渭 《寄王仲房》:“忽感东山人,泪下羊昙珠。”

〔山丘泪〕 清·丘逢甲《黄香铁先生故宅》:“西州曾洒山丘泪,零落羊昙更十年。”

〔思谢傅〕 宋·王安石《贾魏公挽词》:“华屋几人思谢傅,佳城今日闭滕公。”

〔西门洒泪〕 宋·张炎《声声慢·中吴感旧》:“漫叹息,向西门洒泪,不忍徘徊。”

〔西州泪〕 宋·张炎《月下笛·孤游万竹山中》:“只愁重洒西州泪,问杜曲,人家在否。”

〔西州路〕 明·袁宏道《古荆篇》:“无人更哭西州路,有雀还登翟氏门。”

〔羊昙泪〕 宋·吴文英《西平乐·过西湖先贤堂》:“过此西湖,恨拟西州,羊昙泪落沾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缠腰骑鹤

    源见“骑鹤上扬州”。形容既富贵又成仙。清黄遵宪《游箱根》诗:“缠腰更骑鹤,辟俗还食肉。”

  • 芝兰玉树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谢太傅(谢安)问诸子侄:‘子弟亦何预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,车骑(谢玄)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阶庭耳。’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谢安传》。谢安有一次对子侄们说,人

  • 三姑六婆

    旧指从事某种职业、走门串户、爱搬弄是非的不正派的妇女。元代陶宗仪《辍耕录.三姑六婆》》“三姑者:尼姑、道姑、卦姑也。六婆者:牙婆、媒婆、师婆、虔婆、药婆、稳婆也,盖与三刑六害同也。人家有一于此,而不致

  • 项领

    同“项领成”。《后汉书.吕强传》:“陛下不密其言,至令宣露,群邪项领,膏唇拭舌,竞欲咀嚼,造作飞条。”【词语项领】   汉语大词典:项领

  • 轻躯得百琲

    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九《晋时事》:“又屑沉水之香为尘末,布象床上,使所爱者践之,无迹者赐以真珠百琲;有迹者节其饮食,令身轻弱。故闺中相戏曰:‘尔非细骨轻躯,安得百琲真珠。’……”晋.石崇用香为尘末,布

  • 凤归昌

    源见“岐山鸣凤”。昌,指周文王姬昌。比喻国运当兴。唐张九龄《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》:“分曹日抱戴,赴节凤归昌。”

  • 辞汉金仙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借以感慨古今兴亡,朝代变易。清 丘逢甲《予题杨子仙宫诗》之二:“群真正乐钧天奏,辞汉金仙独泪流。”

  • 肥轻

    同“肥马轻裘”。唐杜甫《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》诗:“掌握有权柄,衣马自肥轻。”明 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一出:“你道是本分内营生,胜随身田万顷,为甚把杀心儿换个肥轻。”【词语肥轻】   汉语大词典:肥轻

  • 负薪之议

    负薪:背柴,指地位低微的人。负薪之议,建议人自谦之意,表示自己的意见不值得重视。班固(32-92年)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人,史学家班彪子,著有名著《汉书》。班固少时即能属文诵诗赋,青年

  • 埋轮之志

    源见“张纲埋轮”。指为国不畏权贵的节操。南朝 梁沈约《奏弹王源》:“臣实儒品,谬掌天宪。虽埋轮之志,无屈权右;而狐鼠微物,亦蠹大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