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“张汤劾鼠”。
水流花谢,春天已不知去向。 后常用以表示事物消失无影无踪。语出五代.南唐李后主《浪淘沙》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二八回:“倘然这些女眷们不论那一时那一人提起来,都拉住手要瞧瞧,
《论语.阳货》:“旧谷既没,新谷既升,钻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”何晏集解引马融曰:“《周书.月令》有更火之文。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枣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一年之中,钻火各异木,
源见“残锦”。喻指富丽的才思。宋葛郯《水调歌头.舟回平望久之过乌戍》词:“应是阳侯薄相,催我胸中锦绣,清唱和鸣鸥。”
同“雕虫篆刻”。明高濂《玉簪记.下第》:“不须泪涟。有日眉扬额点,且自雕虫刻篆,我这里尽清闲。”见“雕虫篆刻”。【词语雕虫刻篆】 成语:雕虫刻篆汉语大词典:雕虫刻篆
同“棘端猴”。唐李白《古风》之三五:“棘刺造沐猴,三年费精神。”【词语棘刺造沐猴】 汉语大词典:棘刺造沐猴
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:“里中社(社,祭祀土地神),平为宰(主持分祭肉的人),分肉食甚均。父老曰:‘善,陈孺子之为宰!’平曰:‘嗟乎!使平得宰(主宰)天下,亦如是肉矣。’”汉.陈平年轻时在乡里祭祀土地神
治国的四条纲领。《管子.牧民》:“何谓四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”“礼义廉耻。国之四维,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”维:是系网的绳子,分于四角,纲举则目张,所以喻为维持国家的要领,立国的根本。【
《诗经.周南.关雎》:“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……”《周南》,《诗经》十五国风之一。《毛诗故训传》把《周南》开始的《关雎》诗篇,解释为赞美“后妃之德”的诗。后因以为称颂后妃之典。清.
《三国志.魏武帝纪》“备因险拒守”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时王(指曹操)欲还,出令曰:‘鸡肋’。官属不知所谓。主簿杨修便自严装,人惊问修:‘何以知之?’修曰:‘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