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悬鹑百结

悬鹑百结

同“悬鹑百结衣”。北周庾信《拟连珠》之二九:“盖闻悬鹑百结,知命不忧。”《聊斋志异.张诚》:“悬鹑百结,伛偻道上。”


述补 鹑,鸟名。秃尾巴,羽毛杂有暗黄色斑点和条纹,像补缀连结破衣。结,补丁连结。比喻衣衫破烂。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之二十九:“盖闻~,知命不忧。”《聊斋志异》卷2:“~,伛偻道上。”△多用于描写衣衫褴褛。→衣衫褴褛 鹑衣百结


【典源】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子夏贫,衣若县 (悬) 鹑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六八九引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董威辇,不知何许人,忽见洛阳,止宿白社,于市得残缯,辄结以为衣,号曰:‘百结衣’。”【今译】 春秋时,孔子的弟子卜商(字子夏) 贫寒,衣衫褴褛,就象拴挂着毛斑尾秃的鹌鹑一样。又晋时董威辇在洛阳,夜晚宿于白社,他在市上拾得残破布条,就用来连缀成衣,称之为“百结衣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贫困,衣服破烂。

【典形】 百结、百结鹑衣、百结之褐、鹑服、鹑悬、鹑衣、悬鹑、悬鹑百结、悬鹑衣、衣鹑结、衣百结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结〕 北周·庾信《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》:“披千金之暂暖,弃百结之长寒。”

〔百结鹑衣〕 元·张国宾《公孙汗衫记》:“我子见百结鹑衣不盖身,怎直这般家道窘!”

〔百结之褐〕 宋·孙觌《西徐上梁文》:“拥百结之褐,扪虱自如; 拄九节之筇,送鸿而去。”

〔鹑服〕 唐·骆宾王《寒夜独坐游子多怀》:“鹑服长悲碎,蜗庐未卜安。”

〔鹑悬〕 宋·范成大《自冬徂春道中多雨》:“蜡屐惊踵决,油衣笑鹑悬。”

〔鹑衣〕 宋·刘筠《受诏修书述怀感事》:“蜗舍游从寡,鹑衣礼貌疏。”

〔悬鹑〕 唐·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》:“书成无过雁,衣故有悬鹑。”

〔悬鹑百结〕 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之二十九:“盖闻悬鹑百结,知命不忧;十日一炊,无时可耻。”

〔悬鹑衣〕 宋·陆游《书叹》:“齑盐不给脱粟饭,布褐仅有悬鹑衣。”

〔衣鹑结〕 宋·张孝祥《和沈教授子寿赋雪》之二:“此公也自可怜人,家徒四壁衣鹑结。”


【词语悬鹑百结】  成语:悬鹑百结汉语词典:悬鹑百结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鸣

    源见“一牛吼地”。谓牛鸣声可及之地。喻距离较近。宋王安石《招吕望之使君》诗:“潮沟直下两牛鸣,十亩涟漪一草亭。”【词语牛鸣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鸣

  • 都卢

    《文选》卷二东汉.张平子(衡)《西京赋》:“非都卢之轻趫,孰能超而究升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自合浦南,有都卢国。’《太康地志》曰:‘都卢国,其人善缘高。’”据汉代史记载,南方有都卢国,国人都

  • 大白相浮

    源见“浮以大白”。谓满杯欢饮。宋苏轼《次韵王忠玉游虎丘》之一:“当年大白此相浮,老守娱宾得二丘。”

  • 摊书傲百城

    源见“坐拥百城”。形容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。清尤侗《初秋新晴限韵》之二:“未能采药寻三岛,聊尔摊书傲百城。”【词语摊书傲百城】  成语:摊书傲百城汉语大词典:摊书傲百城

  • 狼烟

    烽火。古代边疆用狼粪烧烟以报警。宋陆佃《埤雅.释兽.狼》:“古之烽火用狼粪,取其烟直而聚,虽风吹之不斜。”【词语狼烟】   汉语大词典:狼烟

  • 烂羊之尉

    同“烂羊”。清王昙《卢忠烈墓》诗:“烂羊之尉灶下养,棘门游戏中军帐。”

  • 左牵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,右牵之。效犬者,左牵之。”东汉.郑玄注:“犬噬啮人,右手当禁备之。”周礼规定,向人进献犬时,需用左手牵着绳子,右手以防犬咬伤人。后因为咏犬之典。唐.韩偓《八月六日作四首

  • 三良殉穆

    同“三良殉秦”。元王虎臣《阮受益所藏古砚篆文有羽阳千岁盖秦穆公宫瓦也》诗:“孟明骨化蹇叔死,三良殉穆 秦民悲。”

  • 衔瑞图

    《春秋合诚图》:“黄帝游玄扈雒水上,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,凤皇衔图置帝前,帝再拜受图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九引)传说黄帝游玄扈雒水时,有凤凰口衔瑞图献给他。后遂用为帝王受天赐祥瑞之典。唐.杜甫《凤凰

  • 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

    不进入政局不稳定、不居住发生叛乱的国家。 古人所奉行的一种全身远祸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。”《后汉书.独行传.李业》:“及公孙述僭号,素闻业贤,征之……业叹曰:‘危邦不入,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