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

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

生别离:生时和亲人长期分别。新相知:刚刚结交的知心朋友。 人生最悲惨的事啊,莫过于和亲人长期分离;最快乐的事啊,莫过于新结识一个知己。语出《楚辞.九歌.少司命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”明.周清源《西湖二集.韩晋公人奁两赠》:“戎昱见金凤喜欢他这个诗袋子,便把这袋子抖将开来,就像个开杂货店的,件件搬出。两个甚是相得,你贪我爱,再不相舍。从此金凤更不接客。正是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”也引作〔乐莫乐兮新相知,悲莫悲兮生别离〕。元.戴善夫《风光好》四折:“古人有言:‘乐莫乐兮新相知,悲莫悲兮生别离。’今日你两个夫妻会合,便当杀羊宰马,做个庆喜筵席。”明.孟称舜《娇红记.泣舟》:“哎!小姐去了,罢、罢、罢!古云:‘乐莫乐兮新相知,悲莫悲兮生别离。我昔与小姐共会西窗明月之下,指天立誓,岂料到头如此结果。”又单引 ① 〔悲莫悲兮生别离〕。明.许自昌《水浒记.计迓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离,怨游子兮怅忘归。”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鸿》:“天津弋人得一鸿,其雄者随至其家,哀鸣翱翔,抵暮始去。噫,禽鸟何知,而钟情若此,悲莫悲于生别离,物亦然耶?”


【词语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】  成语: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

猜你喜欢

  • 輶轩使

    同“輶轩”。《文选.张协〈七命〉》“语不传于輶轩”李善注引《风俗通》:“周秦常以八月輶轩使采异代方言,藏之秘府。”

  • 罗含菊

    《晋书.文苑传.罗含传》:“累迁散骑常侍、侍中,仍转廷尉、长沙相。年老致仕,加中散大夫,门施行马。初,含在官舍,有一白雀栖集堂宇,及致仕还家,阶庭忽兰菊丛生,以为德行之感焉。”晋人罗含以廷尉致仕,家中

  • 狷者有所不为

    狷( ㄐㄩㄢˋ juàn ):与“狂”相对,拘谨。 拘谨的人有些事是不肯干的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也。”汉.应劭《风俗通义.愆礼》:“孔子疾时贪昧,退思狂狷,狷者有所不为,

  • 唾面勿拭

    同“唾面自干”。宋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唾面慎勿拭,出跨当俯就。”

  • 雕虫篆刻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,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: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西汉辞赋家扬雄在《法言.吾子》中称辞赋是“童子雕虫篆刻”,是“壮夫不为”的劣作。雕虫篆刻,是“秦书

  • 袁绍杯

    《后汉书.郑玄传》:“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,遣使要玄,大会宾客,玄最后至,乃延升上座。身长八尺,饮酒一斛,秀眉明目,容仪温伟。”东汉末年,大将军袁绍镇守冀州时,因慕郑玄才名,曾大宴宾客,邀玄为上宾。玄

  • 画足添蛇

    同“画蛇添足”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密筹》:“分明是画足添蛇,谁承望官司喜悦,不罪我点金成铁。”【词语画足添蛇】   汉语大词典:画足添蛇

  • 吠尧桀犬

    源见“桀犬吠尧”。指攻击好人的恶者爪牙。郭沫若《歌颂群英大会》诗:“国内和国外尽管有一些吠尧桀犬,它们的狂吠只表现了它们的可怜。”

  • 莫逆之契

    同“莫逆之交”。晋范弘之《与王珣书》:“与先帝隆布衣之好,著莫逆之契。”见“莫逆之交”。晋·范弘之《与王珣书》:“与先帝隆布衣之好,著~。”【词语莫逆之契】  成语:莫逆之契汉语大词典:莫逆之契

  • 屈谷巨瓠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齐有居士田仲者,宋人屈谷见之,曰:‘谷闻先生之义,不恃仰人而食,今谷有树瓠之道,坚如石,厚而无窍,献之。’仲曰:‘夫瓠所贵者,谓其可以盛也;今厚而无窍,则不可剖以盛物,而坚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