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惜园葵

惜园葵

汉.刘向《列女传.鲁漆室女》:“漆室女者,鲁漆室邑之女也,过时未适人。当穆公时,君老,太子幼,女倚柱而啸。旁人闻之,莫不为之惨者。其邻人妇从之游,谓曰:‘何啸之悲也!子欲嫁耶?吾为子求偶。’漆室女曰:“嗟乎!始吾以子为有知,今无识也。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!吾忧鲁君老,太子幼。’邻妇笑曰:‘此乃鲁大夫之忧,妇人何与焉!’漆室女曰:‘不然,非子所知也。昔晋客舍吾家,系马园中,马佚驰走,践吾葵(此指冬葵,是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,今南方湘赣诸省尚有栽培),使我终岁不食葵。邻人女奔,随人亡,其家倩吾兄行追之,逢霖水出,溺流而死,令吾终身无兄。吾闻河润九里,渐洳三百岁。今鲁君老悖,太子少愚,奸伪日起,夫鲁国有患者,君臣父子皆被其辱,祸及众庶,女人独安所避乎?吾其忧之。

鲁漆室女虽是民间一普通人,她忧国忧民,颇有见地。她深深懂得国家有难,祸及众庶的道理;她看到鲁君衰迈,太子年幼,奸伪日起,强邻虎视的形势,故而倚柱长啸。她为了说明即使是在自家周围发生的一般事情,都将要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,要想逃避是不可能的,她举了晋客的马跑了,踏毁了她园中的冬葵,使之“终岁不厌葵味”的实例。

后因以“漆室女”、“倚柱啸”、“惜园葵”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。《后汉书.卢植传》“与窦宪书”:“植闻嫠有不恤纬之事,漆室有倚楹之戚。”唐.李白《书怀赠南陵常赞府》诗:“将无七擒略,鲁女惜园葵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赋罢为郎

    《史记》卷一一七《司马相如传》:“上读《子虚赋》而善之……乃召问相如,相如曰:‘有是。然此乃诸侯之事,未足观也。请为天子游猎赋,赋成奏之。’上许,令尚书给笔札。相如以‘子虚’,虚言也,为楚称;‘乌有先

  • 魏文颁菊蕊

    魏文帝曹丕《与钟繇书》: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是月律中无射,言群木庶草,无有射而生。至于芳菊,纷然独荣。非夫含乾坤之纯和,体芬芳之淑气,

  • 当笔

    宋高承《事物纪原.师保辅相.当笔》:“《通典》曰:‘肃宗 至德二年三月,宰相分直政事笔,人知十日。德宗 贞元五年五月八日,又分日一人执笔。’迄今为故事曰当笔。”后称主政为“当笔”。《宋史.高宗纪五》:

  • 八元八恺

    借指有才德之士。《镜花缘》第五回: “盖圣上既奉天承了大统,天下闺中,自应广育英才,以为辅弼,亦如古之八元、八恺,风云际会。” 参见:○元恺

  • 禹鼎铸魅魑

    源见“禹鼎”。称颂能暴露邪恶之文。清赵翼《题稚存万里荷戈集》诗:“即今一卷《荷戈》诗,已如禹鼎铸魅魑。”

  • 龋齿

    同“龋齿笑”。清唐孙华《陆放翁集中有笑诗戏用其题作长句一首》:“龋齿半含迷乘氏,绛唇才动眩阳城。”【词语龋齿】   汉语大词典:龋齿

  • 季重旧游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二,三国魏.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昔年疾疫,亲故多离其灾。徐、陈、应、刘,一时俱逝,痛可言邪!昔日游处,行则连舆,止则接席,何曾须臾相失?……谓百年己分,可长共相保。何图数年之间,零落略尽

  • 化鹏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,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(注:一说为海水沸涌;另说,运即运行,海运指在海上运行)则将

  • 抱玉献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奉献才艺或杰作。金元好问《古意》诗之一:“寂寥抱玉献,贱薄倡优陈。”

  • 幕上偷安

    源见“燕巢于幕”。比喻岌岌可危犹侥幸苟安。唐白居易《感兴》诗之二:“尊前诱得猩猩血,幕上偷安燕燕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