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成连海上琴

成连海上琴

吴兢乐府古题要解》卷下:“《水仙操》,右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,三年而成,至于精神寂寞,情至专一,尚未能也。成连云:‘吾师子春在海中,能移人情。’乃与伯牙延望,无人。至蓬莱山,留伯牙曰:‘吾将迎吾师。’刺船而去,旬时不返,但闻海上水汩汲漰澌之声,山林窅冥,群鸟悲号,怆然叹曰:‘先生将移我情。’乃援琴而歌之。曲终,成连刺船而还,伯牙遂为天下妙手。”后遂以“成连海上琴”为咏学琴的典实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:“刺船人去波涛急,凄绝成连海上琴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嵇康〈琴赋〉》注引汉·蔡邕《琴操》:“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,先生曰:‘吾能传曲,而不能移情,吾师有方子春者,善于琴,能作人之情。今在东海上,子能与我同事之乎?’伯牙曰:‘夫子有命,敢不敬从。’乃相与至海上,见于春,受业焉。”唐·吴兢《乐府古题要解》卷下:“《水仙操》,右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,三年而成。至于精神寂寞,情至专一,尚未能也。成连云:‘吾师子春在海中,能移人情。’乃与伯牙延望,无人。至蓬莱山,留伯牙曰:‘吾将迎吾师。’刺船而去,旬时不返,但闻海上水汩(gu)汲漰(peng)凘之声。山林窅(yao)冥,群鸟悲号,怆然叹曰:‘先生将移我情。’乃援琴而歌之。曲终,成连刺船而还,伯牙遂为天下妙手。”

【今译】春秋时,伯牙向成连先生学习弹琴,三年学成。成连对伯牙说:“我能传授你琴曲,却不能陶治你的性情,而我的老师方子春能够做到,他在东海上,你愿同我一道前去请教吗?”伯牙从命,于是二人至海上,来到蓬莱山,成连说要迎师便划船离去,多日不返,伯牙只闻海水奔涌咆哮,只见山林杳杳冥冥,又听成群的海鸟悲鸣,怆然感叹:“先生是在陶冶我的性情啊。”他抚琴高歌,歌毕,成连先生就划船来接伯牙返回。从此,伯牙弹琴遂出神入化,成为天下高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大自然对人性情的陶冶及人对艺术境界的追求; 也以“成连”指擅长弹琴的人。

【典形】 成连、成连海上琴、成连海水、成连琴、刺船人、海上琴、化琴工、移我情、海山深绝、成连佳趣、成连心。

【示例】

〔成连〕 清·张梁《弹琴》:“钟期既已亡,成连谁能寻。”

〔成连海上琴〕 清·丘逢甲 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:“刺船人去波涛急,凄绝成连海上琴。”

〔成连海水〕 清·金人瑞《周顺庐先生生日》:“成连海水最移情,弘景山居亦有荣。”

〔成连琴〕 清·王士禛《赠劳山隐者》:“清冷鱼山梵,寂寞成连琴。”

〔刺船人〕 清·丘逢甲 《答王贡南同年》:“浩浩天风入素琴,刺船人去有遗音。”

〔海上琴〕 清·王夫之 《重过莲花峰》:“河山憾折延陵剑,风雨长迷海上琴。”

〔化琴工〕 宋·苏轼《授经台》:“剑舞有神通草圣,海山无事化琴工。”

〔移我情〕 清·程先贞《偶兴》:“逝欲访成连,弹琴移我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乞墦

    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,其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。其妻问所与饮食者,则尽富贵也……蚤起,施从良人之所之,遍国中无与立谈者。卒之东郭墦间,之祭者乞其余;不足,又顾而之他,此其为餍足

  • 刻木

    源见“刻木为吏”。代称狱吏。宋范仲淹《和葛闳寺丞接花歌》:“中途得罪情多故,刻木在前何敢诉。”【词语刻木】   汉语大词典:刻木

  • 文恬武嬉

    文官武将都习于安逸嬉游。唐代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相臣将臣,文恬武嬉。”恬( ㄊㄧㄢˊ tián 甜):安乐。并列 文,文官;武,武将。文武官安逸游乐。多指文武官耽于安乐,不问国家政事。唐·韩愈《平

  • 歌声遏云

    同“歌遏行云”。宋王之道《长相思.桃花春》词:“桃杏妖娆如个人,歌声清遏云。”

  • 唾面戒弟

    同“唾面自干”。元黄溍《览古》诗之三三:“唾面戒其弟,俯世一何卑。”

  • 耻格之化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邢昺疏:“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。”因以“耻格之化”指人们能自觉遵守礼仪教化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真宗咸平二年》:“当今四海之广,而刑奏止息,逮

  • 回陆

    见“回禄”条。【词语回陆】   汉语大词典:回陆

  • 日不暇给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虽受命而功不至,至梁父矣而德不洽,洽矣而日有不暇给,是以即事用希。”后以“日不暇给”形容事务繁忙没有空闲。《汉书.礼乐志》:“汉兴,拨乱反正,日不暇给。”主谓 暇,空闲。给,足。没

  • 玉峰醉倒

    同“玉山倾倒”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十三夜同官载酒相别不见月作》词:“待得银盘擎出,只怕玉峰醉倒,衰病不禁寒。”

  • 小法大廉

    见“大法小廉”。清·陈寿祺《燕下乡脞录》:“天下之大,百官之众,~,岂系无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