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扫门求见

扫门求见

指魏勃为齐相曹参舍人(侍从官)打扫门外卫生,才由舍人引荐他见到曹参。后以此典形容设法求谒权贵,希图任用。 当魏勃年青时,想求见齐相曹参,家贫拿不出东西打通关系,便经常独自一人凌晨时分前去齐相舍人的大门外打扫卫生。这位舍人非常奇怪,以为是怪物,而在暗中窥察,抓到魏勃。魏勃说:“想见曹参丞相,没有门路,因此为您打扫大门外卫生,想以此得到求见之机会。”于是这位舍人便把魏勃引见给曹参,因此他也当了舍人。此典又作“空扫相门”、“扫丞相门”、“扫门”、“丞相扫门人”、“埽门士”、“扫门踪魏勃”、“长扫朱门”、“相门洒埽”、“耻为丞相扫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2《齐悼惠王世家》2004页:“及魏勃少时,欲求见齐相曹参(随刘邦起义,屡立战功,封平阳侯,任齐相九年,萧何死,曹参继任为汉丞相),家贫无以自通,乃常独早夜埽(通“扫”)齐相舍人(侍从官)门外,相舍人怪之,以为物,而伺(sì四,暗中窥察)之,得勃。勃曰:‘愿见相君,无因,故为子埽,欲以求见。’于是舍人见勃曹参,因以为舍人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》:“久留郎署终难遇,空扫相门谁见知?” 唐·骆宾王《自叙状》:“然而进不能谈社稷之务,立事寰中;退不能扫丞相之门,买名天下。” 唐·刘长卿《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》:“有地先开阁,何人不扫门。” 唐·刘禹锡《酬淮南牛相公述旧》:“初见相如成赋日,寻为丞相扫门人。” 唐·杜牧《寄崔钧》:“自愧埽门士,谁为乞火人?” 唐·张祜《庚子岁寓游扬州》:“扫门踪魏勃,开阁伫孙弘。” 唐·李山甫《送职方王郎中》:“此生长扫朱门者,每向人间梦粉围。” 清·钱谦益《癸未四月吉水公诣阙》之三:“仕路揶揄诚有鬼,相门洒埽岂无人。” 清·黄景仁《上朱笥河先生》:“言公相士无成规,扫门求见君无迟。” 清·郁植《悲歌》之六:“有琴耻向贵主弹,有门耻为丞相扫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:“魏勃少时,欲求见齐相曹参,家贫无以自通,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。相舍人怪之,以为物,而伺之,得勃。勃曰:‘愿见相君,无因,故为子埽,欲以求见。’于是舍人见勃曹参,因以为舍人。”《汉书·高五王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代魏勃想求见齐相曹参,因家中贫穷无法进见,于是他常常大清早去曹参舍人 (侍从官) 的门外打扫。舍人感到奇怪,以为有什么怪物,就悄悄窥察,发现了魏勃。魏勃告诉他:“我想求见相君,便没有机缘,所以为您打扫门外,想请您引见。”于是舍人为他引荐,见到曹参,也被用为舍人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设法求谒权贵,希图任用。

【典形】 长扫朱门、丞相扫门人、耻为丞相扫、空扫相门、埽门士、扫丞相门、扫门、扫门求见、扫门踪魏勃、相门洒埽、扫舍人门、笑魏勃、拥篲扫公门、无私断扫门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扫朱门〕 唐·李山甫《送职方王郎中》:“此生长扫朱门者,每向人间梦粉闱。”

〔丞相扫门人〕 唐·刘禹锡《酬淮南牛相公述旧》:“初见相如成赋日,寻为丞相扫门人。”

〔耻为丞相扫〕 清·郁植《悲歌》之六:“有琴耻向贵主弹,有门耻为丞相扫。”

〔空扫相门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》:“久留郎署终难遇,空扫相门谁见知?”

〔埽门士〕 唐·杜牧《寄崔钧》:“自愧埽门士,谁为乞火人?”

〔扫丞相门〕 唐·骆宾王 《自叙状》:“然而进不能谈社稷之务,立事寰中; 退不能扫丞相之门,买名天下。”〔扫门〕 唐·刘长卿《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》:“有地先开阁,何人不扫门。”

〔扫门求见〕 清·黄景仁《上朱笥河先生》:“言公相士无成规,扫门求见君无迟。”

〔扫门踪魏勃〕 唐·张祜《庚子岁寓游扬州》:“扫门踪魏勃,开阁伫孙弘。”

〔相门洒埽〕 清·钱谦益《癸未四月吉水公诣阙》之三:“仕路揶揄诚有鬼,相门洒埽岂无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置座右

    表示心如止水,知足无求。出自唐孔若思的事迹。孔若思(?-729年)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少以学行知名。一次,有人送给他几卷褚遂良的墨迹,他只留下了其中一卷。赠者对他说:“此书现在极为世人所重,价

  • 云台使

    源见“云台画像”。指获殊荣的功臣名将。唐杜甫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》诗之二:“江树城孤远,云台使寂寞。”

  • 疏雨滴梧桐

    见〔微云淡河汉,疏雨滴梧桐〕。

  • 闻一知十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后以“闻一知十”形容聪明而善于类推。《隶释.汉安平相孙根碑》:“根受性明睿,闻一知十。”连动 听到一点就能够推知许多。形容禀性聪明,

  • 瓦砾

    《南史.何尚之传》附《何胤传》:“初,胤侈于味,食必方丈,后稍欲去其甚者,犹食白鱼、鳝脯、糖蟹,以为非见生物。疑食蚶蛎,使门人议之。学生钟岏曰:‘……仁人用意,深怀如怛。至于车螯蚶蛎,眉目内阙,惭浑沌

  • 汉主思李牧

    《史记.冯唐列传》:“上(汉文帝)既闻廉颇、李牧为人良说,而搏髀曰:‘嗟乎!吾独不得廉颇、李牧时为吾将,吾岂忧匈奴哉!’(冯)唐曰:‘主臣!陛下虽得廉颇、李牧,弗能用也。’”李牧,战国赵之良将,他北防

  • 相待如宾

    《左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初,臼季(春秋时晋大夫,即胥臣,臼是他的食邑,故称臼季。官司空,又称司空季子,曾跟随晋公子重耳出奔)使(指奉命出使),过冀(春秋时小国名,后被晋所灭,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有冀亭

  • 百尺卧元龙

    源见“元龙高卧”。形容高尚其身,意气豪迈。清归庄《访陈确庵》诗:“岂是三迁希范蠡,方看百尺卧元龙。”

  • 钓璜老

    同“钓璜公”。唐陆龟蒙《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》:“唯思钓璜老,遂得持竿情。”【词语钓璜老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璜老

  • 先忧后乐

    《大戴礼记.曾子立事》:“先忧事者后乐事,先乐事者后忧事。”后以“先忧后乐”谓先忧苦而后安乐。钱基博《辛亥江南光复实录》:“枵腹从公,人情所难,职不分文武,阶无问大小,上至都督,下至走卒,一律日支钱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