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抛砖引玉

抛砖引玉

清 西厓《谈徵.抛砖引玉》载:相传唐人赵嘏有诗名,至吴,常建欲得其诗,知其必游灵岩寺,遂先题诗二句于壁,嘏游寺见诗,补续二句以成一绝。常建诗不及赵嘏,故人谓“建乃抛砖引玉”。按,常建玄宗开元时进士,赵嘏于武宗 会昌二年进士及第,时建已早卒。所传建题句待嘏补成事,其谬显然。后常用“抛砖引玉”为以浅拙引出高明的谦词。元 贯云石《斗鹌鹑.佳偶》套曲:“他道是抛砖引玉,俺却道因祸得福。”清宣鼎《夜雨秋灯录三集.天缘巧合》:“君勿靳此,亦抛砖引玉耳。”


并列 扔出砖头,引来美玉。比喻用浅拙的作品或见解引出高明成熟的作品或见解。语出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10:“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壑子。”元·贯云石《斗鹌鹑·佳偶》套曲:“他道是~,俺却道因祸得福。”△多用于人物的自谦之词。→引玉之砖 ↔自命不凡


抛砖引玉”谓以自己的浅见或文章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。这是一种谦词。

“砖”是不值钱的便宜而易得之物,而 “玉”则是一种贵重物,“乱世黄金盛世玉”,“金玉满堂”等语皆表明 “玉”之珍贵。

“玉”,在这里是个比喻词,比喻难得的高见或佳作。

此语来自佛教经典 《五灯会元》。

南宋僧人大川普济,将宋僧所撰写的 《景德传灯录》、 《天圣广类录》、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、《联灯会要》、《嘉泰普灯录》五书,择其精要,删繁就简,合为一书,甚便翻检,书名即为 《五灯会元》。其卷四 “南泉愿禅师法嗣”记载道: “师曰: ‘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 ( jī) 子。’”

比来,近来。墼子,砖。

后世 “抛砖引玉”一语便传用开来。


【词语抛砖引玉】  成语:抛砖引玉汉语词典:抛砖引玉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桑之梦

    《三国志.杨洪传》“洪迎门下书佐何祗”裴松之注引晋陈寿《益都耆旧传.杂记》:“〔何祗〕尝梦井中生桑,以问占梦赵直,直曰:‘桑非井中之物,会当移植;然桑字四十下八,君寿恐不过此。’祗笑言‘得此足矣’。初

  • 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

    累( ㄌㄟˇ lěi ):堆积。 九层的高台,从一堆泥土筑起。 比喻远大事业是由点滴积累完成的。语出《老子》六四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: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《云笈七签》卷

  • 前倨后卑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一》载,苏秦游说赵王,封他为武安君,挂相印,并且赐给他革车(兵车)、绵繍、白璧、黄金等物,显赫一时。他“将说楚王(楚威王),路过洛阳,父母闻之,清宫除道,张乐设饮,郊迎三十里。妻侧目而视

  • 下水船

    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.敏捷》:“裴廷裕,乾宁中在内庭,文书敏捷,号为下水船。梁太祖受禅,姚洎为学士,尝从容。上问及廷裕行止,洎对曰:‘顷岁左迁,今闻旅寄衡水。’上曰:‘颇知其人构思甚捷。’对曰:‘向在翰

  • 爱树

    同“爱棠”。唐张次宗《请立前节度使李德裕德政碑文状》:“虽黄霸入用,宠方盛于登贤;而邓侯不留,情犹深于爱树。”【词语爱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爱树

  • 笑里藏刀

    《新唐书.李义府传》:“义府貌柔恭,与人言,嬉怡微笑,而阴贼褊忌著于心,凡忤意者皆中伤之,时号义府‘笑中刀’。又以柔而害物,号曰‘人猫’。”《旧唐书.李义府》传亦载,“笑中刀”作“笑中有刀”,“人猫”

  • 青门桥

    源见“青门”。即灞桥,送别分离之处。唐刘禹锡《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》:“前时送君去,挥手青门桥。”【词语青门桥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门桥

  • 既往不咎

    原为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宰予对鲁国政治表态要谨慎。如果事情已经过去,就不要再去评论其是非曲直。后则泛指过去做了错事,不予追究。鲁哀公要修复火灾毁坏的社坛,向宰我询问社坛周围应植什么树木。宰我回答说,夏朝植

  • 夜行不休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田豫传》:“田豫,鱼阳雍奴人也。……征为卫尉。屡乞逊位,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壯,书喻未听。豫书答曰:‘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’”蔡邕《独断》:“夜漏尽,鼓

  • 羽扇挥兵

    源见“顾荣挥扇”。形容从容指挥、克敌致胜的大将风度。宋吴文英《瑶华.戏虞宜兴》词:“秋风采石,羽扇挥兵,认紫骝飞跃。”主谓 《晋书·顾荣传》载:“广陵相陈敏反,渡江据州,荣等潜谋起兵攻敏。荣废桥敛舟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