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披榛采兰

披榛采兰

披:拨开。榛:丛生的野草。兰:兰花。拨开丛生的杂草去采摘兰花。比喻选拔贤才。典出晋皇甫谧事迹。皇甫谧(mì密)事迹见前“察察而明”条。谧甚有令誉,而隐居不仕。晋武帝司马炎屡屡下诏书催他出来任职,他被迫上疏,自称为草莽之臣。疏中说:“我是年老疲弊之人,又染病在身,无意进取,习惯于山林生活,与鸟兽为伴,而不知人间纲理伦常。陛下‘披榛采兰’,却连我这样的野草也一齐收了。……不要再让泥滓染浊了清清的水流。”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51《皇甫谧传》1415页:“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,谧上疏自称草莽臣曰:‘臣以弊,迷于道趣,因疾抽簪,散发林阜,人纲不闲,鸟兽为群。陛下披榛采兰,并收蒿艾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谭献《复堂类稿·文一·唐诗录序》:“及唐代之作者,异泾分渭,披榛采兰,举三百年之遗文,离为八集,都为一编。”


连动 榛,丛生的荆棘。拨开荆棘采撷兰花。比喻选拔才俊之士。语出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:“陛下披榛采兰,并收蒿艾,是以皋陶振褐,不仁者远。”白洋《校园日记》:“你以为这项工作谁都能干吗? ~说起来是那么浪漫而富有诗意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比喻选材方面。→披沙拣金


【词语披榛采兰】  成语:披榛采兰汉语词典:披榛采兰

猜你喜欢

  • 六双

    《史记.楚世家》:“十八年,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,顷襄王闻,召而问之。对曰:‘……小矢之发,何足为大王道也。且称楚之大,因大王之贤,所弋非直此也。’……见鸟六双,以王何取?王何不以圣人为弓,

  • 掐掌流血

    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豫章太守顾邵,是雍之子。邵在郡卒,雍盛集僚属自围棋。外启信至,而无儿书,虽神气不变,而心了其故,以爪掐掌,血流沾褥。宾客既散,方叹曰:‘己无延陵之高,岂可有丧明之责!’于是豁情散

  • 楚弓人得

    源见“楚弓楚得”。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出于人。清钱谦益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》:“雷剑一往谁取去,楚弓人得知何方?”

  • 病革

    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夫子之病革矣。”郑玄注:“革,急也。”谓病势危急。宋叶適《赵孺人墓铭》:“以是病革,索浴洗,换新衣。”【词语病革】   汉语大词典:病革

  • 杯影

    源见“杯渡”。指僧人的踪影。唐许浑《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》诗:“飘飘随晚浪,杯影入鸥群。”【词语杯影】   汉语大词典:杯影

  • 梁尘落

    同“梁尘飞”。宋杨无咎《青玉案.徐侍郎生辰》词:“一声珠串,数敲牙板,应有梁尘落。”

  • 王仲宣诵碑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“初,粲与人共行,读道边碑,人问曰:‘卿能暗诵乎?’曰:‘能。’因使背而诵之,不失一字。”三国魏人王粲记忆力极好,他过目之后能背诵道旁碑文,一字不错。后用为咏强记或用为咏碑之

  • 膏车秣马

    唐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”为车上油,给马喂料。指准备起程。明屠隆《綵毫记.钦取回朝》:“羡调和鼎鼐,便膏车秣马好归来。”并列 给车轴加润滑油,并喂饱马匹,

  • 击壤

    汉.王充《论衡.艺增》:“《论语》曰:‘大哉,尧之为君也,荡荡乎民无能名焉。’传曰:‘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,观者曰:“大哉,尧德乎!”击壤者曰:“吾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尧何等力!”’

  • 潜虬

    同“潜龙”。唐李白《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》诗:“令弟经济士,谪居我何伤!潜虬隐尺水,著论谈兴亡。”唐孟郊《寄张籍》诗:“浮云何当来,潜虬会飞腾。”【词语潜虬】   汉语大词典:潜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