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摇唇鼓舌

摇唇鼓舌

原指逞口才从事游说,后则泛指信口开河,夸夸其谈,乱发议论。盗跖“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。”孔子知道后,企图以儒家学说说服他。于是便和颜回、子贡一起去拜见他。听说孔子到来,盗跖大怒,圆睁双目,怒发冲冠。他说,这不是鲁国那个虚伪狡猾的孔丘吗?你造谣惑众,妄称什么文武之道,穿戴华丽,胡言乱语,不种田白吃饭,不织布白穿衣,专门夸夸其谈,迷惑天下君主。使得天下士人不能返其本性,跟着你一起讲什么孝啊悌啊,以图混个一官半职。你的罪过太大了,快快走开,不然的话,我就把你的肝割下来作早餐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,脍人肝而之。孔子下车而前,见谒者曰:‘鲁人孔丘,闻将军高义,敬再拜谒者。’谒者入通。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,曰:‘此夫鲁国之巧伪人孔丘非邪?为我告之:尔作言造语,妄称文、武,冠枝木之冠,带死牛之胁,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,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,妄作孝弟,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。子之罪大极重,疾走归!不然,我将以子肝益昼铺之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二折:“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,正良臣佞士难同爵。”


并列 形容卖弄口才进行游说或搬弄是非,挑起事端。语本《庄子·盗跖》:“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”喻德海《樱花雨》:“勇士们在冲锋陷阵,说客们在~,她却坐在自家门前的樱花树下,手不释卷地读起书来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多言或卖弄口才。→掀风鼓浪 搬弄是非↔息事宁人。 也作“摇唇鼓喙”、“摇唇弄舌”、“摇吻鼓舌”、“摇嘴掉舌”。


【词语摇唇鼓舌】  成语:摇唇鼓舌汉语词典:摇唇鼓舌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骥负车

    源见“骥伏盐车”。喻才能遭受抑制。清 丘逢甲《岁暮杂感》诗之八:“老骥负车鸣折坂,饥鹰驱雀下平芜。”

  • 师旷清耳

    《吕氏春秋.长见》:“晋平公铸为大钟,使工听之,皆以为调矣。师旷曰不调,请更铸之。平公曰:‘工皆以为调矣。’师旷曰:‘后世有知音者,将知钟之不调矣。臣窃为君耻之!’”师旷,字子野,史书无传,春秋晋国著

  • 莱子承欢

    同“老莱娱亲”。清 虞名《指南公.举义》:“悲温生绝裾不犹,惭莱子承欢弗久。”

  • 靖难

    明初,燕王朱棣以“靖(jing敬)难”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。明太祖(即朱元璋,年号洪武,1368-1398年在位)为加强皇权,分封诸子为王。北边各王握有兵权,势力更大。惠帝(太祖孙朱允炆,年号建

  • 槐根封蚁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喻指虚幻的功名富贵。清王鹏运《水龙吟》词:“我已相忘,蕉阴覆鹿,槐根封蚁。”

  • 惭路鬼

    源见“鬼揶揄”。谓宦途坎坷。唐骆宾王《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》诗:“揄揶惭路鬼,憔悴切波臣。”

  • 丧家犬

    同“丧家之狗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辩圣论》:“或以为东家丘,或以为丧家犬。”此即指孔子。【词语丧家犬】   汉语大词典:丧家犬

  • 雪窗

    源见“孙康映雪”。映雪的窗户,寒窗。指勤学苦读。唐郑谷《送太学颜明经及第东归》诗:“闲来思学馆,犹梦雪窗明。”【词语雪窗】   汉语大词典:雪窗

  • 北辕失

    同“北辕南辙”。唐韦嗣立《偶游龙门北溪》诗:“还悟北辕失,方永南涧田。”

  • 水平有波,衡正有差

    汉.刘安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(卷一七):“水虽平,必有波;衡虽正,必有差;尺寸虽齐,必有诡。非规矩不能定方圆,非准绳不能正曲直,用规矩准绳者,亦有规矩准绳焉。”用来衡量方圆曲直轻重的工具也是有些微误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