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东阁不得窥
《五灯会元.南泉愿禅师法嗣.赵州从谂禅师》载:唐代高僧从諗代称赵州,曾问新到的和尚:“曾到此间么?”和尚说:“曾到。”赵州说:“吃茶去。”又问另一和尚,答“不曾到”。赵州说:“吃茶去。”院主疑而问之,
高峰绝壁耸立,用来比喻人才的杰出非凡。唐代刘肃《大唐新语》:“坚谓说曰:‘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,敢问孰为先后?’说曰:‘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,皆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,富嘉谟之文,如孤峰绝岸,壁立万
《书.尧典》:“驩兜曰:‘都!共工方鸠僝功。’”孔传:“鸠,聚;僝,见也。叹共工能方方聚见其功。”后以“鸠僝”谓筹集工料,从事或完成建筑工程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工匠见知》:“时上迫欲先成门工,以便朝谒
造化:命运、福气或掌管命运者。为一种风趣的说法。亦作“造物小儿”。出自唐杜审言之语。杜审言事迹参见“衙官屈宋”条。史载,杜审言病重时,宋之问、武平一等曾去问候,他风趣地说道:“实在让造化小儿害苦了,还
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’”杜预注:“言非所击。”谓鞭子虽然很长,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。后因以“鞭长不及马腹”喻力所不能及。宋李之仪《雷塘行》:“鞭长不能及马腹,有限
宋.龚明之《中吴纪闻》卷二《苏子美饮酒》:“子美(苏舜钦字子美,宋著名文学家,诗人)豪放,饮酒无算。在妇翁杜正献(杜衍,谥正献,山阴人,为宋仁宗时重臣)家,每夕观书,以一斗酒为率。正献深以为疑,使子弟
同“鞭石”。清王士禛《同杨西印副使蔡馠若秀才夜登观音山眺曲阿后湖》诗:“东吴菰芦有君辈,力鞭巨石驱神鳌。”
源见“鸢肩火色”。指官运亨通,飞黄腾达。宋苏轼《赠善相陈杰》诗:“火色上腾虽有数,急流勇退岂无人?”
源见“瓮间吏部”。指醉酒。明 刘兑《娇红记》:“不觉的烂醉在佳人锦瑟边,可知道毕卓在瓮头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