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昆明池

昆明池

汉武帝想派使臣通身毒(印度的古译名)国,被越隽、昆明(位于今云南省)二国所阻挡。当地有方圆300里的滇池(又名昆明湖)。武帝想要攻打这两个西南夷国,就必须训练水军。元狩三年(前120年),武帝调集有罪的官吏在都城长安西南近郊挖掘建成一个人工湖泊,取名昆明池,来供演习水战用。昆明池四周长40里,面积达332顷。后以昆明池为咏宫苑池沼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177页:“发谪吏穿昆明池”。臣瓒注曰:“《西南夷传》有越隽、昆明国,有滇池,方三百里。汉使求身毒国,而为昆明所闭。今欲伐之,故作昆明池象之,以习水战,在长安西南,周回四十里。《食货志》又曰时越欲与汉用船战,遂乃大修昆明池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校文天禄阁,习战昆明池。” 唐·沈佺期《昆明池侍宴应制》:“武帝伐昆明,穿池习五兵。” 唐·韦元旦《兴庆池侍宴应制》:“沧池漭沆帝城边,殊胜昆明凿汉年。” 唐·苏颋《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》:“炎历事边陲,昆明始凿池。” 唐·杜甫《秋兴八首》之3:“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”


【词语昆明池】   汉语词典:昆明池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囊城郢

    《左传.襄公一四年》:“楚子囊还自伐吴卒,将死,遗言谓子庚必城郢。君子谓:‘子囊忠,君薨不忘增其名,将死不忘卫社稷,可不谓忠乎?忠,民之望也。’《诗》曰:‘行归于周,万民所望。’忠也。”春秋时,楚国令

  • 琵琶旧语

    《宋书.乐志一》:“傅玄《琵琶赋》曰:‘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,念其行路思慕,故使工人裁筝、筑,为马上之乐。欲从方俗语,故名曰琵琶。’”后以“琵琶旧语”表示对外屈辱求和之意。宋张元幹《贺新郎.寄李伯纪丞相

  • 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

    天网:天道的网,后比喻国法。恢恢:宽广的样子。疏:稀疏。失:漏失。 天道的网又宽又大,看上去似乎稀疏,但从未漏掉一个坏人。 比喻作恶者逃不脱应得的惩罚。语出《老子》七三章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
  • 一瞬

    15 ① 一眨眼。喻极短促的时间。晋代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”【词语一瞬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瞬

  • 一日千里

    原指良马跑得飞快。《庄子.秋水》:“骐骥骅骝,一日而驰千里。”后多形容进步、发展的神速。《后汉书.王允传》:“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,曰:‘王生一日千里,王佐材也。’遂与定交。”也用以比喻文思之速。宋

  • 移带眼

    源见“沈约瘦”。移动衣带上的孔眼,表示身体日瘦。宋杨亿《小园秋夕》诗:“已是秋来移带眼,可堪玄鬓有霜华。”

  • 凶年饥岁

    凶年:荒年。 指灾荒的年岁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。”汉.刘向《新序.杂事》:“凶年饥岁,士糟粕不厌,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。”宋.王安石《诫

  • 鞭先著

    同“祖鞭先着”。元王逢《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将军第闻弹白翎雀引》诗:“为臣义同葵与藿,将军固合鞭先著。”

  • 海上三山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五代李中《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》诗:“鼎中龙虎功成后,海上三山去不迷。”

  • 据鞍求用

    源见“马援据鞍”。表示老当益壮,思建功业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.癸丑生日》词:“肯学痴人,据鞍求用,染髭藏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