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明珠暗投

明珠暗投

指邹阳说:如同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抛投到黑暗地方被埋没。后以此典比喻怀才不遇、忠贤受谤;或指好人误投不贤之主;或比喻珍宝落到不识货的手中。西汉文帝时,齐国人邹阳听说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好结纳贤士,便前去投奔,上书言事为门客。但被梁孝王近臣羊胜、公孙诡等人嫉妒,在梁孝王面前说他坏话,梁孝王把邹阳抓起来,并打算杀死他。邹阳知道这是被人诬告,于是在狱中上书申辩冤枉,他列举许多例证和比喻说明古代君王听信谗言之恶果。邹阳比喻“我听说象明月闪亮之珍珠、夜里发光之玉璧,如果在黑暗中抛投到道路上行人面前,人们没有不惊恐地按剑斜看投掷珍珠和玉璧的人,这是为什么呢?就是因为珍贵的珠玉宝物无端而突然地来到您的面前”。此典又作“无因而至”、“暗投”、“夜光暗投”、“投光之叹”、“明珠投暗”、“暗投珠”、“暗珠”、“按剑投珠”、“按剑明珠投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3《鲁仲连邹阳列传》2476页:“臣闻明月之珠、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而相眄(miǎn免,斜看)者。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张司马启》:“无因而至,按剑致惧于连城。” 唐·高适《涟上别王秀才》:“何意照乘珠,忽然欲暗投。” 高适《送魏八》:“此路无知己,明珠莫暗投。” 唐·白居易《求玄珠赋》:“性失则遗,若合浦之徙去;心虚潜至,同夜光之暗投。” 唐·司空图《擢英集述》:“欣传赏奏之徵,免茹投光之叹。” 宋·苏舜钦《吕公初示古诗一编》:“惜乎志大名位卑,明珠投暗人疑之。” 宋·胡继宗《书言故事大全》卷12《事物譬类》:“不遇识者,明珠暗投。” 元·顾德润《笃玉郎过感皇恩·述怀》:“暗投珠,叹无鱼,十年窗下万言书。” 明·杨慎《金衣公子》:“休歌缺壶,休投暗珠,神仙原是英雄做。” 杨慎《七犯玲珑·初冈李一元》:“看浮云富贵吾何有,埋轮请剑,明珍暗投。” 明·袁宏道《三弟回志喜》:“按剑投珠恨,呼牛应马真。” 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闲情记趣》:“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,惜乎明珠暗投。” 清·黄遵宪《题樵野丈运甓斋》:“何期尺一书,按剑明珠投。”


主谓 原意是把闪闪发光的珍珠,在黑暗中投到路上行人面前,行人们看到都愣住了,谁也不敢去拣。借指珍贵之物落入不明白其价值的人手中,得不到珍爱。后常用来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埋没得不到重用或误入歧途而毁灭。语出汉·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路,人无不按剑相眄者,何则?无因而至前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57回:“(庞)统曰:‘吾欲投曹操去也。’(鲁)肃曰:‘此~矣。’”△多用于人的行为方面。→买椟还珠↔大展经纶。 也作“明珠投暗”、“明珠夜投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文选·邹阳〈狱中上书自明〉》:“臣闻明月之珠,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,众莫不按剑相眄(mian) 者。何则? 无因而至前也。”《史记·邹阳列传》、《汉书·邹阳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代邹阳遭谗下狱,他从狱中向梁孝王上书表白自己,其中写道:“我听说珍贵闪光的明珠、玉璧夜间投向路上行人,人们都会惊惧,按着宝剑警惕地左右张望。为什么呢?因为原因不明而突然飞来之故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怀才不遇、忠贤受谤; 或指好人误投不贤之主。

【典形】 按剑明珠投、按剑投珠、暗投、暗投珠、暗珠、明珠暗投、明珠投暗、投光之叹、无因而至、夜光暗投、千金暗投、白璧暗投、明月暗投、隋珠暗投、明月非所投。

【示例】

〔按剑明珠投〕 清·黄遵宪《题樵野丈运甓斋》:“何期尺一书,按剑明珠投。”

〔按剑投珠〕明·袁宏道《三弟回志喜》:“按剑投珠恨,呼牛应马真。”

〔暗投〕 唐·高适 《涟上别王秀才》:“何意照乘珠,忽然欲暗投。”

〔暗投珠〕 元·顾德润《笃玉郎过感皇恩·述怀》:“暗投珠,叹无鱼,十年窗下万言书。”

〔暗珠〕 明·杨慎《金衣公子》:“休歌缺壶,休投暗珠,神仙原是英雄做。”

〔明珠暗投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初冈李一元》:“看浮云富贵吾何有,埋轮请剑,明珠暗投。”

〔明珠投暗〕 宋·苏舜钦《吕公初示古诗一编》:“惜乎志大名位卑,明珠投暗人疑之。”

〔投光之叹〕 唐·司空图《擢英集述》:“欣传赏奏之微,免茹投光之叹。”

〔无因而至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张司马启》:“无因而至,按剑致惧于连城。”

〔夜光暗投〕 唐·白居易 《求玄珠赋》:“性失则遗,若合浦之徙去; 心虚潜至,同夜光之暗投。”


【词语明珠暗投】  成语:明珠暗投汉语词典:明珠暗投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枝寄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表达对友人的思念。清宋琬《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》诗:“相思试折南枝寄,东阁宫梅尚有无?”

  • 暗室岂欺

    同“暗室不欺”。唐郑谷《投时相十韵》诗:“薄冰安可履,暗室岂能欺?”

  • 玉杵盟

    源见“蓝桥”。喻指男女相爱的盟誓。明杨珽《龙膏记.空访》:“多情委路尘,怕永负今生玉杵盟。”

  • 秋风吹渭水

    渭水:渭河。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北的鸟鼠山,横贯陕西省,东流至潼关入黄河。 形容渭河深秋景象。语出唐.贾岛《忆江上吴处士》: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。”徐怀章《彩色思路.秦陵“阅兵”》:“1979年

  • 梧庭凤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八第八章:“黄帝即位,施惠承天,……未见凤凰,惟思其象。……于是黄帝乃致斋于中宫。凤乃蔽日而至。黄帝降于东阶,西面,再拜稽首曰:‘皇天降祉,敢不承命!’凤乃止帝东园,集帝梧桐,食

  • 梅花点妆

    同“梅花点额”。清蒲松龄《为螽斯与孙咸吉启》:“春深金屋,梅花点上苑之妆;日射琼楼,雪窗映玉台之采。”

  • 心有灵犀一点通

    唐.李商隐《无题》:“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”灵犀,指纹理透明的***。《汉书.西域传赞》唐.颜

  • 得江山助

    江山:山水,自然风光。得山水之助。典出唐张说事迹,用以赞誉文人之才能或词章。张说(667-730年),字道济,一字说之,河南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武则天时,应贤良方正举,授太子校书郎,迁左补阙。睿宗时

  • 侧身修道

    《诗经.大雅.云汉.序》:“《云汉》,乃叔美宣王也。宣王承厉王之烈,内有拨乱之志,遇灾而惧,侧身修身,欲销去之。天下喜于王化复行,百姓见忧,故作是诗也。”唐.孔颖达疏:“侧者,不正之言,谓反侧也。忧不

  • 幽谷迁乔

    源见“出谷迁乔”。喻地位高升。晋桓温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中华有顾瞻之哀,幽谷无迁乔之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