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是可忍,孰不可忍

是可忍,孰不可忍

论语.八佾》:“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(八佾,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),是可忍,孰不可忍也。”

春秋时,鲁国大夫季氏控制着鲁国的政局,权势很大,飞扬跋扈,任所欲为。他用八佾(八人一行叫一佾)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,以大夫越级用天子的礼乐(按规定,大夫只能用四佾,三十二人)。孔子对季氏越礼行为极为不满,愤怒地说:“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!”(如果这件事都能容忍,就再没有不可以容忍的事了!)后人用“是可忍,孰不可忍”指事情恶劣或受侮辱到不可容忍的地步。

晋书.王敦传》:“帝大怒,下诏曰:‘王敦凭恃宠灵,敢肆狂逆,方朕太甲(太甲,商王名,为成汤之孙,是一个纵欲无道的昏君),欲见幽囚。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!’”又作“是可忍,孰不可容”。《梁书.元帝纪》:“毕、原、酆、郇,并离(离,遭逢)祸患;凡、蒋、邢、茅,皆伏铁锧。是可忍也,孰不可容!”


其他 是,这个;孰,谁,哪个。如果这个都能容忍,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。指绝对不能容忍。语出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孔子谓季氏,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”梁启超《国权与民权》:“被欧美之虎狼国,眈眈逐逐,鲸吞蚕食,以侵我国自由之权,~!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事情、事态极端恶劣方面。→忍无可忍 此而可忍,孰不可容忍 ↔忍气吞声 逆来顺受唾面自干。也作“是可忍,孰不可容”。


【词语是可忍,孰不可忍】  成语:是可忍,孰不可忍汉语词典:是可忍,孰不可忍

猜你喜欢

  • 夷齐饿死

    源见“采薇”。称扬为节义而死。唐李白《笑歌行》诗:“巢 由洗耳有何益,夷 齐饿死终无成。”唐卢仝《扬州送伯龄过江》诗:“夷 齐饿死日,武王称圣明。节义士枉死,何异鸿毛轻。”

  • 乳媪讥

    《宋史.何承天传》:“(承天)除著作佐郎,撰国史。承天年已老,而诸佐郎并名家少年。颍州荀伯子嘲之,常呼为弥母。”妳(nǎi同妳、奶)母,乳母也。宋朝何承天任命为著作佐郎,修撰国史,因他年老,诸同僚有人

  • 诜诲

    源见“螽斯”。指使人不妒忌的教导。宋沈遘《长寿县太君魏氏墓志铭》:“维讽诜诲,克绍厥美,宜其子兮。”【词语诜诲】   汉语大词典:诜诲

  • 雕墙峻宇,甘酒嗜音

    见〔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,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〕。

  • 草檄才无敌

    源见“倚马才”。谓文思敏捷。清 许承钦《送何偶圃游西陵》诗:“袁宏草檄才无敌,王粲依人意未平。”

  • 五湖烟艇

    同“五湖舟”。宋朱敦儒《桂枝香.南都病起》词:“念壮节漂零未稳,负九江风笛,五湖烟艇。”

  • 醇酒美人

    同“醇酒妇人”。清宋琬《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》:“醇酒美人堪送老,唯君能学信陵君。”并列 美酒女色。溺于酒色。清·宋琬《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》:“~堪送老,唯君能学信陵君。”△用于人品

  • 丹雀衔书

    同“赤雀衔书”。唐杜甫《送高司直寻封阆州》诗:“丹雀衔书来,暮栖何乡树?”

  • 乐天知命

    乐于顺从天道的安排,知道性命的始终与限度。后常用以称顺从自然,悠然自得的一种宿命论的人生观。《易.系辞上》:“乐天知命,故不忧。”孔颖达疏:“顺天施化,是欢乐于天;识物始终,是自知性命,任自然之理,故

  • 力不从愿

    见“力不从心”。《晋书·刘琨传》:“徒怀愤踊,~,惭怖征营,痛心疾首,形留所在,神驰寇庭。”【词语力不从愿】  成语:力不从愿汉语大词典:力不从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