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举案齐眉”。清钮琇《觚賸.汤素畹》:“眉案未输鸿与耀,只愁时事正纷然。”清沈起凤《谐铎.妙画代良医》:“男儿离绣帏三尺,便当跳入云霄,是非梁伯鸾,谁能谨守眉案?”【词语眉案】 汉语大词典:眉案
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倒卧车中,形容醉酒之态。唐段成式《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》:“莫辞倒载吟归去,看欲东山又吐茵。”【词语倒载】 汉语大词典:倒载
《诗.豳风.鸱鸮》:“予室翘翘,风雨所漂摇,予维音哓哓。”小序曰:“《鸱鸮》,周公救乱也。”后因以“鸮音”指辛勤谨慎,努力巩固政权。柳亚子《四月二十五日》诗之三:“辛苦鸮音还粤地,猖狂狼子胁秦封。”【
源见“青州从事”。指薄酒,劣酒。宋苏轼《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》:“从今便踏青州曲,薄酒知君笑督邮。”宋黄庭坚《醇道得蛤蜊》诗:“商略督邮风味恶,不堪持到蛤蜊前。”【词语督邮】 汉语大词典:督邮
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六:“时杨(杨炯)之为文,好以古人姓名连用,如‘张平子之略谈,陆士衡之所记’,‘潘 安仁宜其陋矣,仲长统何足知之’。号为点鬼簿。”后因以“点鬼簿”讥刺诗文的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。
《公羊传.僖公十六年》:“霣石于宋五。是月,六鹢退飞过宋都。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?霣石记闻,闻其磌然,视之则石,察之则五……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?六鹢退飞,记见也,视之则六,察之则鹢,徐而察之则退飞。”后
连最简单的之和无字都不认识。比喻不识字,或文化水平很低。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。参见“诗入鸡林”条。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,始生七月便能认识“之”、“无”二字。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“不识之无”
《书.洪范》:“会其有极,归其有极。”谓君王聚合臣民有准则,臣民归依君王亦有准则。后以“会归”称共同归依。《北史.高祖武帝纪》:“遂使三墨九儒,朱紫交竞;九流七略,异说相腾。道隐小成,其来旧矣;不有会
宋代赵明诚娶女词人李清照为妻的故事。赵明诚幼时,梦读一书,醒来只记得三句:“言与司合,安上已脱,芝芙草拔。”“言”与“司”合,成“词”字;“安”字脱去上面宝盖头,是“女”字,“芝芙”去了草字头,是“之
借指翁婿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·硬拷》: “你险把司天台失陷了文星空,把一个有对付的玉洁冰清烈火烘。” 参见:○冰清玉润见“冰清玉洁”。唐·杨炯《李怀州墓志铭》:“金多木少,孔文举之天骨;~,华子全之神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