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,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,诸儿竞走取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后以“道边苦李”喻无用之物,弃置之才。宋
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汙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。’”此古谚原意为比喻说明国君应当有容忍包含的气度,后转用以形容聚集秽恶或包容坏人坏事。亦作“含垢藏疾”。《三国志.魏书
同“麦秀两歧”。清袁枚《次日雪》诗之三:“瓣香默祝缘何事?愿得明年麦两歧。”
汉.戴德《大戴礼记.曾子疾病》:“与君子游,苾乎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,则与之化矣。”兰、芷:两种香草。与品德高尚的人交往,就象进入了充满清香的房子,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因以“兰芷之室”比喻良好的
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为小事而争斗。元白朴《夺锦标》词:“尽纷争蜗角,算都输、林泉闲适。”
同“麒麟楦”。清阮大铖《燕子笺.合宴》:“奉皇宣做东道主,谁知道、翻桌面又占了尊客席……打一副楦麒麟草稿儿。”【词语楦麒麟】 汉语大词典:楦麒麟
同“腹便”。宋陆游《芋》诗:“陆生昼卧腹便便,叹息何时食万钱?”清方文《春日斋居杂咏》之三:“邻翁强解事,又笑腹便便。”【词语腹便便】 汉语大词典:腹便便
同“土偶桃梗”。宋陈师道《晚立》诗:“未休嗤土偶,已复逐飘蓬。”【词语土偶】 汉语大词典:土偶
源见“好好先生”。谓遇事不分是非,光说好话。清尤侗《水调歌头.解嘲》词:“书咄咄,称好好,解如如。不如说鬼,妄言妄听莫辞无。”
见闻广博,记忆力强。《孔丛子.嘉言》:“〔孔仲尼〕躬履谦让,洽闻强记。”明 杨慎《祭用贞弟文》:“仕优而学,退食自公,洽闻强记,贵异贱同。”见“博闻强志”。【词语洽闻强记】 成语:洽闻强记汉语大词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