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撝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后以“撝戈反日”赞誉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,力能回天的行为。有时亦指留住时间,以利其事。清.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十九:“若使鲁戈真
见“成己成物”。侯外庐《韧的追求》1章:“只有~,彼此批评,比赛、竞赛、观摩、友道才能得全。”
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死地,亦十有三。”徒,途。老子认为,人处生死之间,全生之极十有三,全死之极十有三,极力追求生而陷于死亡的也是十分有三。故人若过分追求生,
《三国志.魏王肃传》“〔董遇等〕亦历注经传,颇传于世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苦渴无日。”渴,“竭”的古字。后以“渴日”谓时间不足。明杨慎《艺林伐山.渴日竞辰》:“魏董遇字季真,从学者苦渴日
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人离去。唐李白《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》诗:“别杖留青竹,行歌蹑紫烟。”
同“未雨绸缪”。清 黄钧宰《金壶浪墨.水患诗》:“消遣残冬易,绸缪未雨难。”述宾 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。语本《诗经·豳风·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孔颖达疏:“毛以为自说作巢至苦,
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司马错论伐蜀:‘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,今三川、周室,天下之市朝也,而王不争焉,顾争于戎狄,去王业远矣。”是指在官府中争夺名誉地位,在市场上争夺钱财。后因以“争名于朝争利于市”
指教和学相互促进。古人说得好:“即使有很好吃的菜肴,不去吃,就不知它的滋味;即使有最好的道理,不去学,也不知它的好处。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;教了别人,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清楚的地方。知道自己的
唐.刘讷言《谐噱录.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栉是梳头发。古代男子把头发梳成髻,用簪簪住。后以不栉进士指有文才的女子。偏正 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指有才学的女子。唐
同“才高倚马”。宋杨冠卿《水调歌头.赠维扬夏中玉》词:“气吞虹,才倚马,烂银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