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殿上虎

殿上虎

对敢谏之臣刘安世的称谓。刘安世(1048-1125年)字器之,宋大名(今河北大名)人。神宗熙宁进士。不就选,从学于司马光。哲宗元祐三年(1088年)由吕公著推荐为右正言,累迁左谏议大夫。他身材魁伟,声如宏钟,而且十分孝敬。起初,朝廷授他为谏官,他先征求母亲意见说:“朝廷不因为我的不贤,让我任谏官之职。我一旦身在其位,就应敢作敢为,尽职尽责。如稍有不顺从触犯了朝廷,就会灾祸临头,无法伺奉母亲。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,若以老母亲为由而辞去此职,一定可以得到皇上的同意。”他母亲不同意这样做,说:“我听说谏官是能直言规劝天子的大臣。你父亲一生都想以此为职而未得到。你非常幸运,既能有此职,就应当舍身尽职以报效国家。如将来因敢谏而获罪流放,无论远近我都会跟随着你。”听了母亲的劝说,刘安世遂受命赴职。他做谏官多年,立朝刚正,直言敢谏。有时皇上发怒,他仍在一旁侍立,待皇上怒消,上前复奏。旁边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,无不胆战心惊,吓得直冒冷汗。他们都说刘安世是“殿上虎”,当时对他无不敬畏。此后常用该典比喻敢谏之臣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345《刘安世传》10954页:“安世仪状魁硕,音吐如钟。初除谏官,未拜命,入白母曰:‘朝廷不以安世不肖,使在言路。倘居其官,须明目张胆,以身任责,脱有触忤,祸谴立至。主上方以孝治天下,若以老母辞,当可免。母曰:‘不然,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,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(fú扶,不)得,汝幸居此地,当捐身以报国恩。正得罪流放,无问远近,吾当从汝所之。’于是受命。在职累岁,正色立朝,扶持公道。其面折廷争,或帝盛怒,则执简却立,伺怒稍解,复前抗辞。旁侍者远观,蓄缩悚汗,目之曰‘殿上虎’,一时无不敬慑。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萧良有等编撰《龙文鞭影》卷1:“刘公殿虎,庄子涂龟。”


【词语殿上虎】   汉语词典:殿上虎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王梦

    《礼记.文王世子》:“文王谓武王曰:‘女何梦矣?’武王对曰:‘梦帝与我九龄。’文王曰:‘女以为何也?’武王曰:‘西方有九国焉,君王其终抚诸。’文王曰:‘非也。古者谓年龄,齿亦龄也。我百,尔九十,吾与尔

  • 谋翼

    同“孙谋”。唐张九龄《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君墓志》:“绪业未永,德音罔违。贻厥谋翼,俾其翰飞。”【词语谋翼】   汉语大词典:谋翼

  • 易水寒歌

    同“易水歌”。唐李白《发白马》诗:“武安有振瓦,易水无寒歌。”

  • 夜半有力

    源见“藏舟去壑”。谓自然规律力大无穷。清黄景仁《咏怀》之九:“造物用深文,夜半多有力。”

  • 决一雌雄

    指项羽对刘邦说:我们两人面对面打仗,以决定胜败。后以此典比喻双方面对面的较量,比出高低,决定胜败。秦末农民起义及推翻秦朝的战争后,最后剩下项羽、刘邦两股势力相斗,楚、汉两军在广武(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

  • 千金一字

    同“一字千金”。清钱谦益《丙申春就医秦淮作绝句三十首》:“河岳英灵运未徂,千金一字见吾徒。”

  • 命骚奴仆

    同“奴仆命骚”。宋辛弃疾《吴克明广文见和再用韵答之》:“君诗穷草木,命骚可奴仆。”

  • 舜日尧年

    同“尧天舜日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四时白纻歌.春白纻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极。”并列 舜、尧,皆为古代贤君。比喻太平盛世。语出南朝梁·沈约《四时白纻歌·春白纻》:“佩服瑶草驻容色,舜日尧年欢无

  • 三独坐

    《后汉书.宣秉传》:“(宣秉,字巨公)建武元年,拜御史中丞。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、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,故京师号曰:‘三独坐’。”“三独坐”是三个特设的座位。汉光武帝刘秀曾特许御史中丞、司隶校尉

  • 啼妆

    源见“孙寿愁眉”。指女子妖冶入时的面妆。唐罗虬《比红儿诗》之四六:“殷勤为报梁家妇,休把啼妆赚后人。”宋欧阳修《长相思》词:“爱著鹅黄金缕衣,啼妆更为谁?”【词语啼妆】   汉语大词典:啼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