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:通“苑”。萎死貌。 形容人瘦瘠而死。语出《诗.唐风.山有枢》:“宛其死矣,他人是愉。”毛传:“宛,死貌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本亦作苑”。马瑞辰通释:“宛即苑之假借。”《梁书.徐勉传》:“古往今来,豪
源见“丰侯著戒”。谓劝人戒酒。清厉鹗《次韵西林和徐申来无酒》:“沉当戒丰侯,嗜或败齐庆。”
宋.苏轼《和何长官六言次韵》诗之五:“贫家何以娱客?但知抹月披风。”(《分类东坡诗》十八)用风月当菜肴,是文人表示家贫无以待客的戏言。细切叫抹,薄切叫批。宋.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有“薄批明月,细抹清风
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比喻身处危境,十分痛苦。清赵执信《纪旱》诗:“身为辙鲋涸,心与藩羊触。”
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借指隐遁避世的高士。宋 萧豳《题汪水云诗卷》诗:“归郭令威空化鹤,度关老子偶乘牛。”
举足伸颈,比喻热切盼望。《文选.陈琳.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并列 踮起脚跟,伸长脖颈。形容热切盼望。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~,望风响应。
指孔子对子路说:难道我们的主张不对吗?后以此典形容措施主张是否有误。 子路(前542年——前480年),仲氏,名由,又字季路。鲁国卞(今山东泗水)人。孔子学生,是春秋末期儒者。他性情爽直勇敢,喜闻过,
《诗经.王风.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,谓予不信,有如皦日。”《诗经.王风.大车》篇有以指白日起誓,以表示决心。后遂用为发誓之典。唐.杜甫《留花门》:“公主歌黄鹄,君王指白日。”
心口不一,嘴上讲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又是一套。晋代葛洪《抱朴子.微旨》:“若乃憎善好杀,口是心非;背向异辞,反戾直正;虐害其下,欺罔其上;叛其所事,受恩不感……凡有一事,辄是一罪。”并列 口上说是,心里
慷慨悲歌,冲入敌军。形容英勇悲壮。清代俞正燮《癸巳存稿.长歌入阵》:“《吴志.孙峻传》注引《吴书》云:‘留赞,字正明,会稽长山人,为吴左将军左护军。赞临阵,必先被发叫天,因抗音而歌,左右应之,毕,乃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