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七第三章:“……臣里妇与里母相善。妇见疑盗肉,其姑(婆母)去之,恨而告于里母,里母曰:‘安(徐,慢)行。今令姑呼汝。’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,曰:‘吾犬争肉相杀,请火治之。’姑乃直使
同“激浊扬清”。《晋书.康帝纪论》:“帝亦克俭于躬,庶能激扬流弊者也。”毛泽东《沁园春.长沙》词: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。”【词语激扬】 汉语大词典:激扬
源见“投鞭断流”。极言入侵者来势迅猛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舟次扬州和人韵》词:“谁道投鞭飞渡,忆昔鸣髇血污,风雨佛貍愁。”
源见“范张鸡黍”。借指哭悼亡友。唐杜牧《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》:“巨卿哭处云空断,阿鹜归来月正明。”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,人问其故,答曰:‘我晒书。’”晋时习俗,在七月七日曝晒书籍及衣物。后以“晒腹”谓诗书尽在腹中,富有学问。宋刘筠《戊申年七夕五绝句》之四:“岂
源见“白鸡之梦”。指人死的预兆。宋杨万里《虞丞相挽词》之二:“已矣归黄壤,伤哉梦白鸡。”【词语梦白鸡】 汉语大词典:梦白鸡
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楚子囊还自伐吴,卒。将死,遗言谓子庚:‘必城郢!’君子谓子囊忠……将死,不忘卫社稷,可不谓忠乎!”后因以“楚囊之情”谓爱国之情。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公临危审正,
源见“棘人”。形容孝子的哀痛。唐张说《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梁国文贞公碑》:“剖符江表,敦谕起复,衰麻外墨,栾棘内毁。”【词语栾棘】 汉语大词典:栾棘
《史记.陈丞相世家》:“绛侯、灌婴等咸谗陈平曰:‘平虽美丈夫,如冠玉耳,其中未必有也。’”裴骃集解引《汉书音义》:“饰冠以玉,光好外见,中非所有。”本比喻徒有其表。后多以形容男子的美貌。《南史.鲍泉传
同“蒲柳姿”。清薛时雨《百字令.舟出吴门沈书森太守等宴集言别》词:“偏我落拓江湖,萧萧瑟瑟,蒲柳惊秋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