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湘竹泪染

湘竹泪染

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日湘夫人。舜崩,二妃啼,以涕挥竹,竹尽斑。”

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、望帝台。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,尧之二女娥皇、女英追之不及,相与恸哭,泪下沾竹,竹文上为之班班(斑斑)然。”(见《龙威秘书》)

关于这方面的记载,又见《艺文类聚》“竹”引《湘川记》:“舜巡狩苍梧而崩,二妃不从,思忆舜,以泪染竹,竹尽为班(通斑)。”唐徐坚所编《初学记》一书卷二十八“竹”引张华《博物志》所载事同,文字稍异。

关于舜与二妃为湘君和湘夫人的记述颇多。屈原《楚辞.九歌》中有《湘君》和《湘夫人》的篇章。唐司马贞《史记》“索隐”认为既然《楚辞.九歌》有湘君、湘夫人,夫人是尧女,则湘君当是舜。因为湘、桂一带多斑竹,后人便把二者联系起来,附会敷演,而成为一个表现钟情思念的哀婉动人故事。这样,既使二妃的悲哭留下了斑竹的“见证”,又使湘竹因帝子的传奇而焕发出生动绚丽的光彩。

北朝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城崩杞妇之哭,竹染湘妃之泪。”唐岑参《岑嘉州集》卷一《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水》诗:“楚客肠欲断,湘妃泪斑斑。”白居易《长庆集》卷十一《江上送客》诗:“杜鹃声似哭,湘竹斑如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介不苟

    同“一介不取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十二回:“我平生于银钱一道,一介不苟。”见“一介不取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12回:“我平生于银钱一道,~。”【词语一介不苟】  成语:一介不苟汉语大词典:一介不苟

  • 竹西歌吹

    唐.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:“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”此是杜牧诗之名篇。后因此诗中有“竹西”“歌吹”之词,故扬州筑有“竹西亭”,

  • 章台游

    同“章台走马”。北周庾信《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》:“不学王阳平生铸金之术,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。”

  • 下蔡迷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九,战国楚.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嫣然一笑,惑阳城,迷下蔡。”战国文学家宋玉形容女子的美貌动人,说只要她嫣然一笑,就能使阳城、下蔡之人,见而生迷。后因用为人形容女色极美之典。唐.吴融《即

  • 浇汉狱

    源见“秦狱气”。谓以酒消除冤愤。清钱谦益《狱中杂诗》之十六:“美酒经时浇汉狱,愁肠终夜绕吴门。”

  • 范叔绨

    同“范叔袍”。清顾炎武《酬归祚明等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》:“卧冷王章被,穷馀范叔绨。”

  • 三清

    38 ① 道教的三神,即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道君、太清太上老君。见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释道.三清》。【词语三清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清

  • 争名于朝,争利于市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司马错论伐蜀:‘臣闻争名者于朝,争利者于市,今三川、周室,天下之市朝也,而王不争焉,顾争于戎狄,去王业远矣。”是指在官府中争夺名誉地位,在市场上争夺钱财。后因以“争名于朝争利于市”

  • 降麻

    同“宣麻”。唐黄滔《寄陈侍御》诗:“千年二相未全夸,犹阙闽城贺降麻。”《续资治通鉴.宋仁宗宝元元年》:“昨王随自吏部侍郎、平章事超越十资,复为上相。此乃非常之恩,必待非常之才。而随虚庸邪谄,非辅相器,

  • 舜举皋陶,不仁者远

    舜:传说中我国古代圣君,史称虞舜。举:选拔。皋陶( ㄧㄠˊ yáo ):舜的臣子。远:远离。 舜把陶皋提拔出来,坏人就走得远远的了。 表示贤人在位,坏人难以存身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舜有天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