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.梁孝王世家》:“梁王怨袁盎及议臣,乃与羊胜、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。逐其贼,未得也。于是天子意梁王,逐贼,果梁使之。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,覆按梁,捕公孙诡、羊胜。……王乃令胜、诡
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指梦中之我。清赵翼《和友人落花诗》之五:“啼到子规刚别我,梦为胡蝶也寻君。”
源见“秦穆杀三良”。谓哀悼忠良被残害。三国 魏曹植《三良诗》:“黄鸟为悲鸣,哀哉伤肺肝。”
同“临池学书”。唐杜甫《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》诗:“有练实先书,临池真尽墨。”
同“左传癖”。唐元稹《哭吕衡州六首》之六:“杜预《春秋》癖,扬雄著述精。”
同“六铢衣”。《剪灯馀话.凤尾草记》:“素质白攒千瓣玉,香肌红透六铢纱。”【词语六铢纱】 汉语大词典:六铢纱
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泛指善治理、有政绩的地方官。明徐渭《寿吴溧水》诗:“栽花潘岳垂青简,飞舄王乔觐紫宸。”
眉睫,眉毛和眼睫毛,此指脸色。看人脸色,也就是仰人鼻息的意思。本北魏崔亮语。崔亮,字敬儒,清河东武城(今山东武城县)人,从小失父,曾经为了求学做过佣工。那时李冲当朝任事,亮堂兄崔光倚傍李冲,并劝亮道:
源见“陶令归去来”。谓方今才洞明事理,知从前错了而如今才对。金元好问《和仁卿演太白诗意》:“四十九年堪一笑,昨非今是可怜生。”见“今是昨非”。宋·辛弃疾《稼轩长短句》:“一饷聚飞蚊,其响如雷,深自觉、
《吕式春秋.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调。”鼎在古代是烹煮食物的器皿,脔指切成小块的肉。尝鼎一脔原意是尝鼎镬中的一块肉,便可知鼎镬中食物的滋味。后用尝鼎一脔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。王安石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