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爱屋及乌

爱屋及乌

尚书大传》卷三:“死,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,召太公而问曰:‘入殷奈何?’太公曰:‘臣闻之也,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,不爱人者及其胥馀,何如?’”《韩诗外传》、《说苑》亦记其事,有记为周公旦语。后因以“爱屋及乌”谓爱其人兼爱与之有关的人或物。《孔丛子.连丛子下》:“若夫顾其遗嗣,得与群臣同受釐福,此乃陛下爱屋及乌,惠下之道。”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投胶》:“他们都是你舅舅的相识,你何无爱屋及乌情?”


连动 比喻爱某个人而连及他有关的人或物。语本《尚书大传·牧誓·大战》“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”。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我看你们俩是真好,尤其是雅兰,对你真心真意,一心扑在你身上,~,连我都沾光了,你可不能让人家姑娘伤感情。”△描写人际关系之语。也作“推爱屋乌”、“屋乌推爱”、“屋乌之爱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尚书大传·牧誓·大战》:“纣死,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。召太公而问曰:‘入殷奈何?’太公曰:‘臣闻之也,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,不爱人者及其胥余,何如?’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《太公六韬》曰:“武王登夏后,以临殷民,周公旦曰:‘臣闻之,爱其人者,爱其屋上乌,憎其人者,憎其余胥。’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三、《说苑·贵德》亦载,文有不同。

【今译】 周武王东征伐纣,纣王大败,自焚而死。武王认为天下尚未安定,心中惶惶不安,召见姜太公问道:“进入殷商之地以后,该怎么办呢?”姜太公回答说:“我听说过,喜爱一个人就连他房屋上的乌鸦也会爱惜,憎恶一个人就连他屋外的篱笆也会憎恶,以此来对待商朝的臣民,怎么样?”又有记为周公旦语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喜爱某人而随之喜爱与其有关的事物; 也用以咏乌鸦。

【典形】 爱及屋乌、人好乌好、同瑞周王屋、屋上乌、誉乌、爱屋乌。

【示例】

〔爱及屋乌〕宋·苏轼《故周茂叔先生濂溪》:“怒移水中蟹,爱及屋上乌。”

〔人好乌好〕唐·杜甫《奉赠射洪李四丈》:“丈人屋上乌,人好乌亦好。”

〔同瑞周王屋〕 南朝梁·刘孝威《乌生八九子》:“永愿共栖曾氏冠,同瑞周王屋。”

〔屋上乌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叶至远见赠》:“人皆劝我杯中物,我独怜君屋上乌。”

〔誉乌〕 宋·范成大《题请息斋六言》:“坐隅但忌占��, 屋上何烦誉乌?”


【词语爱屋及乌】  成语:爱屋及乌汉语词典:爱屋及乌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牛

    《诗.小雅.无羊》:“谁谓尔无牛?九十其犉。”后以“无牛”谓邦邑贫困之典。宋叶適《赠蒋知县》诗:“纸贵应夸作赋奇,无牛也复咏周诗。长官况自清如水,说与邦人共展眉。”【词语无牛】   汉语大词典:无牛

  • 槎上张骞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奉使远行之人。亦用以称美人的潇洒风度。宋 苏泂《摸鱼儿.忆刘改之》词:“任槎上张骞,山中李广,商略尽风度。”

  • 石人

    指王太后怒说汉武帝刘彻是没有思想主见的石头人。后以此典比喻徒有人形,不知好坏。王太后(?——前125年),姓王名娡(Zhì至),右扶风槐里县(今陕西兴平县东南)人。汉景帝刘启皇后,即史称“孝景后”,她

  • 披雾

    源见“披云雾见青霄”。指识鉴不凡。唐王维《游悟真寺》诗:“望云思圣主,披雾忆群贤。”也指识鉴不凡的人。宋李纲《辞免领开封府事表》:“去魑魅之域而已幸于赐环,簉云龙之廷而方期于披雾。”【词语披雾】   

  • 秋蛇

    同“春蚓秋蛇”。清唐孙华《山林》诗:“高吟惊夜鹤,落笔笑秋蛇。”

  • 裴生杵

    同“裴家玉杵”。元 李致远《一枝花.孤闷》套曲:“一天愁寻杀裴生杵,千点泪啼斑湘女竹。”【词语裴生杵】   汉语大词典:裴生杵

  • 依傍门户

    源见“傍人门户”。谓依赖或因袭他人。清黄宗羲《明儒学案.浙中王门学案五》:“其时东南讲会甚盛,先生不喜干与,以为此辈未曾发心为道,不过依傍门户,虽终日与之言,徒费精神,彼此何益!”

  • 王猷访戴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谓乘兴访友。明杨慎《浣溪沙.雪中萧东渟至》诗:“仙家幻作玉楼台,王猷访戴棹休回。”

  • 游鱼出听

    《荀子.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,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。”鱼出水面听瑟,夸张瑟音的美妙。“游”:原作“流“,今本改为“沉”。主谓 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,而流鱼出听,伯

  • 遗簪堕屦

    见“遗簪坠屦”。唐·张说《让右丞相第二表》:“臣幸沐~之恩,好生养志之德。”【词语遗簪堕屦】  成语:遗簪堕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