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郑玄笺:“耳不闻声音,鼻不闻香臭。”原指声音与气味,后比喻名声或形迹。唐元稹《沂国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铭之戒之,以永声臭。”【词语声臭】 汉语大词典:声臭
汉.应劭《风俗通》佚文《服妖》:“桓帝元嘉中,京师妇人作愁眉、啼妆、堕马髻、折腰步、龋齿笑。愁眉者,细而曲折;啼妆者,薄拭目下若啼痕;堕马髻者,侧在一边;折腰步者,足不任下体;龋齿笑者,若齿痛不忻忻。
同“鹤归华表”。元何景福《寄题李宁之朱铜岩坟亭》诗:“龙归洞口云漠漠,鹤飞华表秋冥冥。”
同“吹箫引凤”。唐吴兢《永泰公主挽歌》之二:“无复秦楼上,吹箫下凤皇。”
《北史.彭乐传》:“彭乐字兴,安定人也。骁勇善骑射,天平四年(天平为东魏孝静年号,四年为公元五三七年),从神武西讨(东魏大臣高欢,曾逼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,另立孝静帝,史称东魏,为大丞相,执政十六年。死
同“王氏船”。宋梅尧臣《历阳过杜挺之》诗:“人说维摩居士病,我同王子雪舟来。”
唐.孟郊《孟东野集》卷九《读经》:“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《黄经》。”孟诗之意是说年老方信佛,以求佛保祐,有临渴掘井之嫌。唐代佛教盛行,“抱佛脚”的说法遂传以为俗语。宋.刘攽《中山诗话》:“王丞相(王安石
源见“刘伶好酒”。谓疏狂放达,纵酒不羁。元姚燧《鹧鸪天.遐观堂暮饮》词:“从今万八千场醉,莫酹刘伶荷锸坟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刘伶著《酒德颂》意气所寄。”注引 《名士传》曰:“伶字伯伦,沛
源见“景阳井”。指陈后主亡国沉井。元白朴《夺锦标》曲:“惆怅龙沉古井,石上啼痕,犹点胭脂红湿。”
源见“手挥目送”。形容赏心悦目,怡然自得。宋韩淲《朝中措.梅月圆》词:“但愿人生长久,挥弦目送飞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