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瓦釜雷鸣

瓦釜雷鸣

文选.屈原〈卜居〉》:“世溷浊而不清,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李周瀚注:“瓦釜,喻庸下之人;雷鸣者,惊众也。”后因以“瓦釜雷鸣”形容小人骄横得意。郭沫若《沸羹集.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》:“人民有话不能言,言者无责可自负。其结果必然成为瓦釜雷鸣、黄钟毁弃的世界。”亦用于谦指自己的作品。宋黄庭坚《再次韵兼简履中》诗:“经术貂蝉续狗尾,文章瓦釜作雷鸣。”


主谓 釜,古代的炊事用具,相当于现在的锅;瓦釜,陶制的炊具,如沙锅。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巨响。比喻庸才居于高位。语出《楚辞·卜居》:“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。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宋·黄庭坚《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》:“经术貂蝉续狗尾,文章瓦釜作雷鸣。”郭沫若《沸羹集·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》:“人民有话不能言,言者无则可自负,其结果必然成为~,黄钟毁弃的世界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庸愚之人身居高位。→小人得志 ↔黄钟毁弃。也作“雷鸣瓦釜”、“瓦缶雷鸣”、“瓦釜之鸣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楚辞》屈原《卜居》:“世溷浊而不清,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 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

【今译】 屈原在《卜居》中感叹: 人世混浊不清,黑白难分,蝉翼称为重,千钧却称为轻; 宏亮的黄钟遭到毁弃,瓦罐却肆然高鸣; 奸人飞扬跋扈,贤士埋没无名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贤士遭轻贱排斥,小人骄横得意; 也用以谦指自己的作品等。

【典形】 黄钟毁弃、雷鸣瓦釜、瓦釜金镛、瓦釜雷鸣、瓦釜鸣、瓦釜鸣雷、瓦釜参宫商。

【示例】

〔黄钟毁弃〕 清·田同之《与畹叔编修论诗》:“黄钟毁弃瓦缶重,长夜漫漫竟如梦。”

〔雷鸣瓦釜〕 宋·辛弃疾《水龙吟·用瓢泉韵》:“倩何人与问,雷鸣瓦釜,甚黄钟哑?”

〔瓦釜金镛〕 清·黄鷟来《送张孝永回开封》之六:“江山风月常无主,瓦釜金镛一任看。”

〔瓦釜雷鸣〕 宋·黄庭坚《再次韵兼简履中》:“经术貂蝉续狗尾,文章瓦釜作雷鸣。”

〔瓦釜鸣〕 清·黄景仁《和容甫》之二:“谁令黄钟节,掩以瓦釜鸣?”


【词语瓦釜雷鸣】  成语:瓦釜雷鸣汉语词典:瓦釜雷鸣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州路恸

    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羊昙(谢安的外甥,善歌唱)者,太山(郡名,同泰山,地在今山东省泰安一带)人,知名士也,为安所爱重。安薨后,辍乐弥年,行不由西州路(谢安镇守新城,病重还都城建康时,从西州门入城,故羊

  • 一龙一猪

    比喻人的贤与不肖,相去悬殊。唐代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两家各生子,提孩巧相如。少长聚嬉戏,不殊同队鱼。年至十二三,头眉稍相疏。二十渐乖张,清沟映污渠。三十骨骼成,乃一龙一猪。飞黄腾踏去,不能顾蟾蜍。

  • 鲁酒围邯郸

    同“鲁酒薄而邯郸围”。宋黄庭坚《观秘阁苏子美题壁》诗:“鲁酒围邯郸,老龟祸枯桑。”【典源】《庄子·胠箧》:“鲁酒薄而邯郸围,圣人生而大盗起。”唐·陆德明释文:“楚宣王朝诸侯,鲁恭公后至而酒薄,宣王怒,

  • 车如流水马如龙

    同“车水马龙”。南唐李煜《望江南》词:“多少恨,昨夜梦魂中:还似旧时游上苑,车如流水马如龙,花月正春风。”其他 车络绎不绝,有如流水;马首尾相接,好似游龙。形容车马极多,成群结队,极其热闹。唐·苏颋《

  • 咒岭出泉

    南朝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二《晋河西昙无谶》:“谶明解咒术,所向皆验,西域号为大咒师。后随王入山,王渴需水不能得,谶乃密咒石出水,因赞曰:‘大王慧泽所感,遂使枯石生泉。’邻国闻者,皆叹王德。”传说晋代

  • 日慎一日

    一天比一天谨慎。 表示言行检点,翼翼小心。语出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昨日何生?今日何成?必念归厚,必念治生。日慎一日,完如金城。”《后汉书.光武纪上》:“惟诸将业远功大,诚欲传于无穷,宜如临深渊,如履

  • 开网

    同“开三面网”。明何景明《闻河南捷呈阁内诸公》诗:“缺笺悲相国,开网见殷汤。”

  • 举隅

    源见“举一反三”。谓举一端为例。意在使人触类旁通。唐杜甫《壮游》诗:“举隅见烦费,引古惜兴亡。”【词语举隅】   汉语大词典:举隅

  • 虎皮羊

    源见“虎皮羊质”。谓虚有其表,以假乱真。唐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韵》:“惊疑豹文鼠,贪窃虎皮羊。”

  • 傍观者清

    同“旁观者清”。《醒世恒言.陈多寿生死夫妻》:“说起来,下棋的最怕傍人观看。常言道:傍观者清,当局者迷。”【词语傍观者清】  成语:傍观者清汉语大词典:傍观者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