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谓为微薄的官俸而屈身事人。唐刘长卿《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》诗:“折腰五斗间,?俛随尘埃。”宋辛弃疾《水龙吟》词:“白发西风,折腰五斗,不应堪此。”述补 向“五斗米”弯腰屈
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,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”“听其言而观其行”意谓听了一个人说的话,还要察看他的实际行动,观察他是否言行一致。其他听到他的话,便要考察他的行为
同“眉间黄色”。宋王安中《绿头鸭.大名岳宫作》词:“傍眉黄气,先报衮衣还。”
源见“芒刺在背”。谓对隐患的疑惧。《周书.闵帝纪论》:“政由宇氏,主怀芒刺之疑。”
同“邹衍吹律”。唐蒋防《八风从律》诗:“愿吹寒谷里,从此达前蒙。”
表示读书治学要长期下苦功夫。语出范文澜自撰联:“板凳愿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。”(按:据蔡美彪《对范文澜治学精神的两点体会》(《文史知识》1991年12期):“前些天,在《人民政协报》读到一篇文章,
《史记.河渠书》:“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……旱,乾封少雨。天子乃使汲仁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。于是天子(汉武帝)已用事万里沙,则还自临决河,沉白马玉璧于河,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填决河。是时东郡
可以向有智慧的人去说,难于向世俗的人去讲。 表示说话要选择好对象。语出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诚已著此书,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!然此可为智者道,难为俗
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贤士栖隐之地。南朝 梁江淹《萧骠骑让封第二表》:“方求士于板岩,宜思贤于屠肆。”【词语板岩】 汉语大词典:板岩
源见“东阁招贤”。喻称受赏识的贤才。唐孟浩然《题长安主人壁》诗:“久废南山田,谬陪东阁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