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用武

用武

指张良对高帝刘邦说:洛阳四面受敌,不是用武的地方。于是高帝刘邦往西定都关中(今陕西关中平原)。后以此典比喻施展才能。当初,刘敬劝告高帝刘邦说:“建立国都要到关中地方去。”高祖刘邦犹豫不决。高帝刘邦左右大臣都是崤山以东的人,多数劝高帝刘邦定都洛阳,他们说:“洛阳东有成皋(gāo高,今河南荥阳县境),西有崤(yáo肴)山(今河南洛宁县西北)、渑(miǎn免)池水(发源河南熊耳山。东南流,汇入洛河),背靠黄河,面向伊河(今河南西部)、洛河(今洛河,流经河南洛阳南入黄河),它的坚固也足资凭借。”留侯张良说:“洛阳四面虽有这些险要,但它中心地区狭小,不过几百里,土地贫瘠,四面受敌,这不是用武之地方。那关中地区,东有崤山、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县西南),西有陇(lǒng垄)山(今陕西陇山)、蜀山(蜀地岷山,今四川北部,陇山南连岷山),中心地区广阔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丰富资源,北有草原之畜牧利益。依靠三面险要的地形防守,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。如果诸侯安定,可通过黄河、渭河(今陕西中部)转运天下粮食,西上供给京都。如果诸侯反叛,可以顺流而下,足可转运军队和军需物资。这就是所谓铜墙铁壁千里,形胜富庶之国哩,刘敬劝告是对的。”于是高帝刘邦当天起驾动身,往西定都关中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5《留侯世家》2043、2044页:“刘敬(本姓娄,因献策有功,高祖赐姓刘氏,号奉春君)说高帝曰:‘都关中。’上疑之。左右大臣皆山东(战国、秦、汉时,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,多指中原地区)人,多劝上都雒(luǒ落)阳(三国魏改“洛阳”):‘雒阳东有成皋,西有淆、黾,倍(通“背”,靠)河,向伊、雒,其固亦足恃。’留侯曰:‘雒阳虽有此固,其中小,不过数百里,田地薄,四面受敌,此非用武之国也。夫关中左淆、函,右陇、蜀,沃野千里,南有巴蜀之饶,北有胡(此指匈奴)苑(yuàn院,畜养禽兽之地)之利,阻三面而守,独以一面东制诸侯。诸侯安定,河、渭漕挽(漕挽指为朝廷水陆运输粮食)天下,西给京师。诸侯有变,顺流而下,足以委输。此所谓金城千里,天府之国也,刘敬说是也。’于是高帝即日驾,西都关中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今操……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,英雄无所用武,故豫州遁逃至此。”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。遂破荆州,威震四海,英雄无用武之地,故豫州遁逃至此,愿将军量力而处之。” 冰心《两个家庭》:“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,将来就有用武之地,也不能做个大英雄,岂不是自暴自弃?”


【词语用武】   汉语词典:用武

猜你喜欢

  • 儿童竹马

    源见“竹马交迎”。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,广受欢迎。明汤显祖《牡丹亭.劝农》:“千村转岁华,愚父老香盆,儿童竹马。”【词语儿童竹马】  成语:儿童竹马汉语大词典:儿童竹马

  • 握雨携云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合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四本二折:“只看你夜去明来,倒有个天长地久。不争你握雨携云,常使我提心在口。”并列 比喻男女欢爱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4本2折:“只着你夜去明来,倒有个

  • 魏妃

    同“魏紫”。宋 丘璿《牡丹荣辱志》:“魏红为妃。”宋黄裳《宴琼林.牡丹》词:“已览遍韶荣,最后有花王,芳信来报。魏妃天与色,拥姚黄、去赏十洲仙岛。”【词语魏妃】   汉语大词典:魏妃

  • 妃子睡

    源见“海棠睡”。咏海棠。宋朱淑真《海棠》诗:“曾比温泉妃子睡,不吟西蜀杜陵诗。”

  • 五斗折腰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指为了微薄的官俸而屈身事人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寅庵》之二:“五斗折腰惭仆妾,几年合眼梦乡闾。”【词语五斗折腰】  成语:五斗折腰汉语大词典:五斗折腰

  • 钟鲸

    同“钟鱼”。《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.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》:“肯信钟鲸吼,休将栈马猜。”【词语钟鲸】   汉语大词典:钟鲸

  • 发踪指示

    同“发纵指示”。《旧唐书.褚遂良传》:“昔侯君集、李靖,所谓庸夫,犹能扫万里之高昌,平千载之突厥,皆是陛下发踪指示,声归圣明。”见“发纵指示”。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~兽处者

  • 知命之年

    源见“知命”。指五十岁。晋潘岳《闲居赋》:“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,八徙官而一进阶。”唐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〔荥阳公〕知命之年,有一子,始弱冠矣。”偏正 50岁。语本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五十而知天命。”唐·

  • 焦头烂额

    源见“曲突徙薪”。又汉桓谭《新论.见徵》:“智者讥之云:‘教人曲突远薪,固无恩泽;焦头烂额,反为上客。’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。”原形容因救火烧伤严重。后多以比喻受到沉重打击或处境险恶,以致狼狈不堪的情状

  • 炊沙作糜

    同“炊沙作饭”。宋 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见“炊沙作饭”。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:“~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【词语炊沙作糜】  成语:炊沙作糜汉语大词典:炊沙作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