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田家紫荆

田家紫荆

同“田氏紫荆”。清唐孙华《哭大兄允中》诗:“白头兄弟相依切,零落田家旧紫荆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九引周景式《孝子传》曰:“古有兄弟,忽欲分异。出门见三荆同株,接叶连阴,叹曰:‘木犹欣聚,况我而殊哉?’还为雍和。”南朝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京兆田真兄弟三人,共议分财,生赀皆平均,唯堂前一株紫荆树,共议欲破三片。明日就截之,其树即枯死,状如火然。真往见之,大惊,谓诸弟曰:‘树本同株,闻将分斫,所以憔悴,是人不如木也。’因悲不自胜,不复解树,树应声荣茂。兄弟相感,更合财宝,遂为孝门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时京兆田真兄弟三人,商议分家,其他均已平分,唯有一株紫荆树,打算也破成三份,第二天准备伐树。树突然枯死,像烧焦了一样。田真看到大吃一惊,对两个弟弟说:“树枝本同根而生,听说将被砍下分开,所以枯焦,我们还不如树木啊。”他们异常悔恨,决定不再伐树,紫荆顿时繁茂如初。兄弟三人又将财产归在一起,遂为孝悌友爱之家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兄弟之间和睦友爱。

【典形】 摧紫荆、荆阴、三荆、三荆同株、田家紫荆、田荆。

【示例】

〔摧紫荆〕 唐·李白《上留田行》:“田氏仓卒骨肉分,青天白日摧紫荆。”

〔荆阴〕 宋·朱淑真《和前韵见寄》:“目断乡程远,楼高客恨深。三年重会合,依旧见荆阴。”

〔三荆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》:“太宰早茂三荆,长辞万始,抚养遗孤,枝连同气。”

〔三荆同株〕 晋·陆机《豫章行》:“三荆欢同株,四鸟悲异林。”

〔田家紫荆〕 清·唐孙华《哭大兄允中》:“白头兄弟相依切,零落田家旧紫荆。”

〔田荆〕 清·黄鷟来《咏怀》:“田荆不再荣,姜被难复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恼公

    唐.李贺有《恼公》诗,写诗人自己对意中女子的思念。恼公,是自嘲的意思。后因用为自嘲以遣怀的典故。清.冯起凤《昔柳摭谈.秋风自悼》诗:“挑灯勘破《红楼梦》,剩有闲情托恼公。”【词语恼公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对泣牛衣

    同“牛衣对泣”。明张四维《双烈记.惜别》:“你是奋翼飞天陶士行,我是对泣牛衣王仲卿。”

  • 伍相鸱夷

    源见“伍胥潮”。指伍子胥遭谗遇害,尸盛以革囊投入江中。清吴伟业《沁园春》词:“伍相鸱夷,钱王羽箭,怒气强于十万兵。”

  • 蟾宫著锦袍

    同“蟾宫折桂”。越剧《二度梅》四场:“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,愿你蟾宫著锦袍。”

  • 知鱼之乐

    《庄子.秋水》:“庄子与惠子(即惠施,战国时宋国人,曾为梁相,善辩,他是庄子的好友)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‘鯈鱼(鯈,音yòu,即白鲦鱼)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’庄子曰

  • 西江润涸辙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喻指扶危济困,救人急难。严复《侯生行》之一:“有似西江润涸辙,发棠荒岁周寒饥。”

  • 李杜诛

    《后汉书.杜密传》:“后桓帝征拜尚书令,迁河南尹,转太仆。党事既起,免归本郡,与李膺俱坐,而名行相次,故时人亦称‘李杜’焉。”东汉.桓、灵二帝时,宦官专权,大肆诬陷忠良之臣,李膺杜密等均被捕死在狱中。

  • 设罗门巷

    源见“门可罗雀”。谓门庭里巷冷落。清钱谦益《有感寄侯缮部》诗:“设罗门巷省喧哗,公叔文成每自嗟。”

  • 孟公留

    同“孟公投辖”。宋陈造《再次韵答许节推》:“倒载肯陪山简醉,反关莫厌孟公留。”

  • 姑射子

    同“姑射”。唐柳宗元《夏夜苦热登西楼》诗:“谅非姑射子,静胜安能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