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畏影而走

畏影而走

庄子.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足愈数,而迹愈多;走愈疾,而影不离身。自以为尚迟,疾走不休,绝力而死。不知处阴以休影,处静以息迹,愚亦甚矣。”

寓言中的蠢人为了摆脱自己的身影和脚印,拼命奔跑,力竭而死。后因以“畏影恶迹”或“畏影而走”比喻不明事理的愚蠢作为。

宋.欧阳修《六一居士传》:“子欲逃名者乎,而屡易其号。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。”


述补 比喻庸人自扰。宋·欧阳修《六一居士传》:“子欲逃名者乎,而屡易其号,此庄生所诮~乎,日中者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不必要的顾忌。也作“畏影恶迹”。


【词语畏影而走】  成语:畏影而走汉语词典:畏影而走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凤自秽

    《后汉书.逸民列传.高凤传》:“高凤年老,执志不倦,名声著闻。太守连召请,恐不得免,自言本巫家,不应为吏,又诈与寡嫂讼田,遂不仕。”东汉时,高凤为名儒,执教于西唐山中。因他声名著闻,太守多次召请,他恐

  • 梨花一枝春带雨

    一枝梨花沐浴在春雨之中。 比喻美貌女子泪流满面。语出唐.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”宋.柳永《倾杯》:“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,最苦正欢娱,便分鸳侣。泪流琼脸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

  • 礼轻人意重,千里送鹅毛

    见〔千里送鹅毛,礼轻人意重〕。

  • 万夫不当之勇

    当:敌,抵挡。 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的勇力。 形容人勇猛非凡。语出元.施君美《幽闺记.罔害皤良》:“此子六韬三略皆能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元.无名氏《连环计》二折:“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《水浒全传》

  • 缄口不言

    同“缄口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商务》:“商民工匠,见诸官绅,皆缄口不言,恐犯当道之怒,祸生不测云。”见“缄舌闭口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商务》:“商民工匠,见诸官绅,皆~,恐犯当道之怒,祸生不测云。”【

  • 一箭下聊城

    聊(liào辽)城:今山东聊城县西北。此典指齐国高士鲁仲连箭射一封信进聊城,分析利害,使燕将读后自杀。齐将田单方能收复聊城。后以此典比喻谋略高妙,以智克敌;也比喻不图名爵,隐居避世。鲁仲连,战国时齐国

  • 诗入鸡林

    鸡林,即古新罗,今朝鲜。诗句传入鸡林国。后以此典比喻诗文享誉遐迩,流传广远。亦称“鸡林诗句”。见唐白居易之事迹。白居易(772-846年)字乐天,原籍太原(今属山西),后祖上迁居下邽(guī归)(今陕

  • 曲水觞

    同“曲水流觞”。清魏源《岱麓诸谷诗.岱谷陪尾山源》:“人间曲水觞,竟忘仙鬼宅。”【词语曲水觞】   汉语大词典:曲水觞

  • 龙飞凤翔

    源见“九五飞龙”。喻帝王的兴起。唐杨炯《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惟汉光武龙飞凤翔,举新市之八千,破王寻之百万,则南阳之佐命动于天矣。”并列 比喻帝王的兴起。唐·杨炯《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惟汉光武~

  • 冯谖三窟

    源见“狡兔三窟”。借指避祸求福之法。三国 魏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深蒙薛公折节之礼,而无冯谖三窟之效。”主谓 冯谖为孟尝君建了三个藏身之所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