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登堂入室

登堂入室

古代宫室结构,前为堂(犹今客厅)后为室(犹今卧室)。登堂比喻刚刚入门,入室比喻更高境界。后比喻学艺所达到的境地,有程度深浅的差别。又喻指造诣精绝,深得师传之妙谛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引扬雄的话说:“诗人作赋文辞华美而简约,辞人作赋文辞华美而铺陈。如果孔子的学生们用赋这种文体创作,那么贾谊只能是刚刚走上堂门,司马相如才勉强走进居室。”后以“登堂入室”为典,比喻某人在学问与技能方面深得师传,造诣较深。又作“升堂入室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30《艺文志》1756页:“是以扬子悔之,曰:‘诗人之赋丽以则,辞人之赋丽以淫,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,则贾谊登堂,相如入室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宁传》:“娱心黄老,游志六艺,升堂入室,究其阃奥。”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极言》;“性笃行贞,心无怨式,乃得升堂入室。” 唐·李延寿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自傅季友以来,始复见于任子。若孔门是用,其入室升堂。” 唐·卢照邻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君升堂入室,践龟字以长驱,藏翼蓄鳞,展龙图以高视。” 宋·吴坰《五总志》:“如徐师川(俯)、余荀龙(爽)、洪玉父(炎)、昆弟、欧阳元老、皆黄(庭坚)门登堂入室者,实自足以名家。” 明·薛近兖《绣襦记·正学求名》:“效先儒入室升堂,诸人凿壁悬梁。”


连动 ①比喻学问造诣逐渐达到更高的水平。语本《汉书·艺文志》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,则贾谊登堂,相如入室矣。宋·吴炯《五总志》:“如徐师川、佘荀龙……皆黄门~者,实自足以名家。”②登上厅堂,进入内室。比喻参与一件事情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‘私有制’将堂而皇之地~,与‘公有制’并列。”△多用于参与某事或学问提高方面。 →登峰造极 当行出色 ↔不学无术 一无所知。也作“入室升堂”。


【旧义】 原比喻学习所达到的程度有深有浅。“登堂”比喻刚入门,“入室”比喻已得师传,境界很高了。后多转义形容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,达到极高的境界。

【新义一】 近来多借喻正式进入某一领域或参与某事。

【例】 ① 每天让那些滥竽充数的噱头,重复地登堂入室于文化殿堂,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璀璨精神,成了令人啼笑皆非非驴非马的“隐私专版”……(中国文化报2001.5.5从维熙《保卫“文化副刊”》)

② 3月18日起,上海将举办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,长期散落乡间的“绝活”届时要纷纷登堂入室,如嘉定的黄草编、金山的黑陶、松江的网版画、闵行的皮影等。(解放日报2004.3.8《上海“绝活”登堂入室》)

③ 假药缘何“登堂入室”进医院?没有任何药效的假药何以堂而皇之地通过正规医药公司进入医院?……这暴露了目前我国药品流通领域的严重安全隐患。(新华每日电讯2005.10.16)

④ 记者发现,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,持卡“喜刷刷”如今不再是大商场、大超市、大饭店的专利,一些小商户也纷纷“请”POS机“登堂入室”,市民刷卡消费的场所越来越多。(无锡日报2006.10.5)

⑤ 当家居设计师把餐厅融入客厅这一开放性空间的时候,冰箱,必将从“归隐”的厨房中走进客厅,以新家电的艺术身份“登堂入室”。(青年时报2009.4.29《客厅新时尚》)

⑥ LED节能灯有望加速“登堂入室” 取代白炽灯将成为国际趋势(中国证券报2010.12.31标题)

⑦ 倒是觉得,对当前羽翼未丰的网络文学看不出有另起炉灶、自成一体的必要,关键在于传统评价机制要舍得放下身段,对那些确实有实力的作者,确实有文学造诣的作品伸出橄榄枝,而不是一味指责,却连登堂入室的“小马扎”都不愿意提供。(中国青年报2011.5.26禾刀《为什么说网络文学99%是垃圾》)

⑧ 网络文学已然“登堂入室” 传统作家表示“惨不忍睹”——两大阵营如何从对立隔膜走向包容融合(新民晚报2011.11.28标题)

⑨ 自1980年起,先生开始主持新成立的北大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。先生毕生致力于伦理学,但在几十年里,有谁听良心细弱的呼声。现在伦理学能登堂入室,先生很高兴,也极关心国内学界的各种动向。(赵越胜《燃灯者·辅成先生八》)

⑩ “私有制”将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,与“公有制”并列。(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)

【新义二】 有时也用于指字面义的进入房间。

【例】 ① 在美国有关方面一再设路障、增警卫,加强白宫和国会等首脑机关的安全时,这位四十五岁名叫罗伯特·拉塔的中年人,竟然登堂入室,在美国总统办公的地方如入无人之境,实在令人惊讶。(光明日报1985.1.31)

② 他在嬉戏的间隙,经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,“父亲无意间发现,便让他登堂入室,成为最年幼的学生”。(江淮时报1997.1.24《朱光潜与香港》)

③ 应有尊重别人保持自由空间的自觉……不要招呼不打地就登堂入室。(南方周末1999.7.23)

④ 楼下的违章搭建物 帮助小偷“登堂入室”(地产家居网2009.4.19标题)

⑤ “故宫是什么地方?要偷还不得高科技?错!赤手空拳就可以登堂入室……”这是电影导演陈凯歌在微博上的一段话。(文汇报2011.5.17《丢啥也别丢文化品牌——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昨天认错说起》)

⑥ 靠着自己的学术表现,吴晗终于得到了胡适的青睐,得到在胡府登堂入室的机会了,在生活与学习上,也开始受到胡适的照拂与提携。(潘光哲《何妨是书生·胡适与吴晗》)

⑦ 那么帝国历史由此起了质变吗?不然。清英江宁条约,给了魏斐德所说“大门口的陌生人”以进入沿海五门的机会,但海盗登陆,要在几扇门内站住脚,还须大费周章,况且登堂入室,必遭屋主节节抵抗。(朱维铮《重读近代史》篇之甲《清史与近代史》)

【辨说】 原作“升堂入室”,源自《论语·先进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喻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有深有浅。后来多作“登堂入室”,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贾谊登堂,相如入室矣。”但旧义后来也有所变化,变为赞扬一个人的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,达到了很高的境界。如宋人吴炯《五总志》:“如徐师川、佘荀龙……皆黄门登堂入室者,实自足以名家。”又如《清史稿·儒林传序》:“圣人之道,譬若宫墙,文字训诂,其门径也。门径苟误,跬步皆歧,安能升堂入室?”这就成了旧义的基本用法,而这个用法又是和我国古代居室的堂室结构密切相关的。堂室结构的基本格局是堂室高于地面,堂在前,室在后。堂和室作为居住的主体建筑,都建造在庭院的高台之上,所以堂前有台阶,要进入堂室就必须走上台阶,这就是所谓的“升堂”或“登堂”;堂后为室,堂室之间隔着一堵墙,墙上有门有窗,窗称牖,门称户,户是入室的通道,要入室必先登堂,这就是“登堂入室”的先后顺序。现在我们的居室已不是那种堂室结构了,堂和室的概念因此很模糊,“登堂”和“入室”也没有了先后的层次关系,成了同义词,这应该是新用法得以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而这种新用法,其实早在晚清就已经有用例了,如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他定睛一看,见是太亲翁,也不及登堂入室,便在大门外头,当街爬下,绷冬绷冬的磕了三个头。”现在这种用例已渐呈增多的趋势。

【结构分析】 动词性述宾联合结构。


【词语登堂入室】  成语:登堂入室汉语词典:登堂入室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顾荣

    源见“伯乐一顾”。比喻受名人知遇赏识的荣耀。唐温庭筠《上盐部铁侍郎启》:“倘一顾之荣,将回于咳唾;则陆沉之质,庶望于骞翔。”

  • 瞳子方

    源见“方瞳翁”。指得道长寿。唐李端《樵歌呈郑锡司空文明》:“鬓眉飒爽瞳子方,胡麻作饭琼作浆。”

  • 漉酒陶巾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指陶渊明用以漉酒的葛巾。形容旷达的隐居生活。元白朴《朝中措》曲:“任是和羹傅鼎,争如漉酒陶巾。”

  • 兔走乌飞

    同“兔升乌坠”。唐庄南杰《伤歌行》:“兔走乌飞不相见,人事依稀速如电。”并列 兔,传说中月亮里的玉兔,后指代月亮。乌,传说中太阳里的金黄色三足乌鸦,后以金乌指代太阳。玉兔奔跑,金乌飞逝。形容光阴流逝迅

  • 尊拳鸡肋

    源见“刘伶鸡肋”。意谓身体羸弱抵挡不了拳击。明沈受先《三元记.错认》:“由他唾面不须争,只是尊拳鸡肋难抵应。”

  • 陆詟水慄

    詟:即慑,惧怕。慄:恐惧。意指声威远播,四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莫不畏惧而归服。汉代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。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以,莫不陆詟水慄,奔走而来宾。”孝武:汉武帝刘彻。孝

  • 锦鳞书

    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。指远方的书信。唐杜牧《春思》诗:“绵羽啼来久,锦鳞书未传。”【词语锦鳞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锦鳞书

  • 游鱼听不沉

    同“瓠巴鼓瑟”。南朝 陈江总《赋咏得琴诗》:“戏鹤闻应舞,游鱼听不沉。”

  • 田骈天口

    《文选》卷三六任彦昇《宣德皇后令》唐.李善注引《七略》:“齐,田骈,好谈论。故齐人为语曰;‘天口骈。’天口者,言田骈子不可穷其口,若事天。”齐人田骈,能言善辩,当时称他为“天口”,是说他能说会道,滔滔

  • 张敞修眉

    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谓张敞为美人画的长眉。形容美人眉毛秀丽。清尤侗《好女儿.泥美人》词:“谁向妆台描五色?有顾恺传神,何郎傅粉,张敞修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