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百不一爽

百不一爽

又作“百不一失”,“百无一失”。百:形容“多”。爽:失;差。指一百次中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。 戴敦元(?-1834年),字金溪,开化(今浙江开化县)人。幼年读书记忆力强,十岁举称神童。当时学政考他,他下笔如老练文人;面问他经书义理,他回答如流水那样连续不断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进士,累迁郎中(位在尚书、侍郎、左右丞之下,分掌各司事务)。道光元年(1821年),为江西(今江西)按察使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升刑部尚书(刑部主官,掌法律、刑狱等)。戴敦元见闻广博、记忆力强,眼睛近视,看书与脸面互相摩擦,看过书总是不忘记。每到一任官职,积存文件案卷阅览一遍,来日下属官吏偶然有差误,戴敦元就摘出文件案卷来改正它,因此没有人敢欺骗他的。每上朝奏章对答有咨询征求意见时,他就援据引用法律条例,背诵存档文件案卷,一字不错,道光帝很重视他。到戴敦元年老,或者有人问他生僻不常见的事,他都能指出在某书某卷中所载文字可作解答,即在一百次中也没有一次失误或差错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374《戴敦元传》11552页:“敦元博闻强识,目近视,观书与面相磨,过辄不忘。每至一官,积牍览一过,他日吏偶误,辄摘正之,无敢欺者。奏对有所咨询,援引律例,诵故牍一字无舛(chuǎn喘,差错)误,宣宗深重之。至老,或问僻事,指某书某卷,百不一爽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紫桃亦婉娈善奉事,呼之必在侧,百不一失。” 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5章:“不光能成,还要保管百无一失。”


见“百无一失”。


【词语百不一爽】  成语:百不一爽汉语词典:百不一爽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瓮饭囊

    比喻无所作为之人。晋葛洪《抱朴子·弹祢》: “[祢衡]呼孔融大儿,杨修为小儿,荀彧强可与语,过此以往,皆木梗泥偶,似人而无人气,皆酒瓮饭囊耳。” 参见:○酒囊饭袋并列 比喻只会吃喝玩乐,而不能做事情的

  • 锦帐郎

    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附《药松传》注:“蔡质《汉官仪》曰:‘尚书郎入直台中,官供新青缣白绫被,昼夜更宿,帷帐画,通中枕,卧旃蓐,冬夜随时改易。’”汉时典制,凡尚书郎入直,官供新锦被、帷帐、枕等。后遂用为

  • 驾乌鹊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指七夕乌鹊架桥供牛郎 织女相聚事。清洪昇《金环曲》:“至性由来动彼苍,一夜银河驾乌鹊。”【词语驾乌鹊】   汉语大词典:驾乌鹊

  • 晏婴宅

    同“晏子居”。明陈子龙《送舒章归家园诗遥和》:“予苦晏婴宅,开户履已盈。”

  • 霸上戏

    源见“细柳营”。借指做事轻率马虎。南朝 梁徐悱《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》:“岂如霸上戏,羞取路旁观。”【词语霸上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霸上戏

  • 打穷碑

    源见“雷轰荐福碑”。喻时运不佳。清李渔《怜香伴.议迁》:“打穷碑雷声息轰,送滕王风帆自通。”【词语打穷碑】   汉语大词典:打穷碑

  • 肥遁鸣高

    源见“肥遁”。谓隐退避世,自鸣清高。《老残游记》六回:“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,说道:‘天地生才有限,不宜妄自菲薄。’”见“飞遁鸣高”。《老残游记》6回:“至于出来的原故,并不是~的意思……至‘

  • 袁公

    同“白猿公”。明陈子龙《自慨》诗之四:“欲驾飞轮伫玉宫,岂将剑术学袁公。”【词语袁公】   汉语大词典:袁公

  • 王沉出赈

    《晋书.王沈传》(按:沈同沉):“王沈字处道,太原晋阳人也。……寻迁尚书,出监豫州诸军事、奋武将军、豫州刺史。至镇,乃下教曰:‘自古贤圣,乐闻诽谤之言,听舆人之论,刍荛有可录之事,负薪有廊庙之语故也。

  • 攀髯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谓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。唐元稹《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》:“臣职司复上,恋切攀髯,方当匍匐而前,敢有赫曦之惧。”清 钱德震《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》诗:“攀髯千古事,归胙百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