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盗钟掩耳

盗钟掩耳

同“掩耳盗铃”。唐吴兢贞观政要.公平》:“为之而欲人不知,言之而欲人不闻,此犹捕雀而掩目,盗钟而掩耳者,只以取诮,将何益乎?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十:“若人不知则鬼神知之,鬼神已知而云不知,是盗钟掩耳之智也。”


连动 比喻自欺欺人。宋·朱熹《与钟户部论亏欠经总制钱书》:“此又与~之见无异,盖其心非有所蔽而不知,特藉此说以诖误朝听耳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自欺。→掩耳盗铃。也作“盗铃掩耳”。


【词语盗钟掩耳】  成语:盗钟掩耳汉语词典:盗钟掩耳

猜你喜欢

  • 另成机轴

    源见“自出机杼”。比喻诗文创作构思、词采、风格新颖独创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春秋楼》:“关圣威灵,弥纶宇宙。某所见古今碑记,无非颂扬忠义,千百如出一口,求一另成机轴,以阐发所以为圣为神之道者,未之一

  • 胸中甲兵

    《魏书.崔浩传》:“又召新降高车渠帅(首领)数百人,赐酒食于前,世祖(即魏太武帝拓拔焘,庙号为世祖)指浩(字伯渊,学识渊博,北魏明元帝拓拔嗣时官博士祭酒,后被拓拔焘重用。他是汉族士族地主在拓拔政权中的

  • 寒俊

    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“陶公少有大志”注引晋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时豫章顾荣或责羊晫曰:‘君奈何与小人同舆?’晫曰:‘此寒俊也。’”指贫寒而有才能的人。《旧唐书.郑薰传》:“薰端劲再知礼部,举引寒俊,士类多之

  • 欲倾家酿

    ①刘惔倾酿

  • 玉壶

    源见“壶中天”。用指仙境。唐陈子昂《感遇》诗之五:“曷见玄真子,观世玉壶中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入道》:“玉壶琼岛,万古愁人少。”【词语玉壶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壶

  • 扁舟挽不回

    源见“五鼓之歌”。形容地方官政绩卓著,受民爱戴。宋苏轼《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》诗:“满城遗爱知谁继,极目扁舟挽不回。”

  • 解推

    同“解衣推食”。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.莅任》:“素荷解推,情谊应敦。”【词语解推】   汉语大词典:解推

  • 不以人废言,不以言废人

    原作“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”。意指不能因为一个人说得好便推举他,也不能因为一个人品行不好而不采纳其好的主张。后则偏重后者并将之概括为“不因人废言”。这是孔子分析他人言行的经验总结。他说,有见识的人,

  • 烟阁传形

    同“凌烟画像”。唐李商隐《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》:“烟阁传形,革车就国。尽人臣之极分,焕今古之高名。”

  • 焦头

    同“焦头烂额”。金元好问《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即事五首》之三:“焦头无客知移突,曳足何人与共船?”【词语焦头】   汉语大词典:焦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