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光如炬

目光如炬

炬:火炬。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。原形容由于非常愤怒,眼睛要冒火的样子。后也借以形容洞察事物,眼光敏锐。檀道济(事迹见前“唱筹量沙”条)屡与魏军交战,战功赫赫,威名甚重,他手下的将领又都身经百战,他的儿子们都有雄才伟略,所以朝廷非常害怕,怀疑他有谋反之心。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病重,怕死后无人能控制他,下令将其杀害。当人去抓他时,檀道济愤怒已极,眼睛瞪着,好像要喷出怒火。一会儿,他叫人拿酒来,一口气喝了一斛,扯下头上的青巾扔在地上,气愤地说:“你们这是自己毁掉自己的万里长城啊!”

【出典】:

南史·檀道济传》卷15,447页:“道济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而间引饮一斛,乃脱帻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5卷:“中间坐一位神道,面阔尺余,须髯满颊,目光如炬。” 恽代英《致沈泽民、高语罕》:“泽民所说……‘教育问题,正和一切问题一样,非把全部社会问题改造好了,是不得会解决的。’真可见你目光如炬。”


主谓 炬,火把。眼光明亮如同火把照人一样。形容人气势极盛,有锐利逼人的眼神。柳建伟《金铃铛》:“裕慧看见父亲~心里就慌,很想逃进一个僻静的小屋……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人的神态方面。→目光炯炯 ↔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。也作“目光如电”。


【词语目光如炬】  成语:目光如炬汉语词典:目光如炬

猜你喜欢

  • 故侯

    源见“东陵瓜”。称汉 邵平,故秦 东陵侯。唐陈子昂《感遇诗》:“西山伤遗老,东陵有故侯。”【词语故侯】   汉语大词典:故侯

  • 凤兆

    源见“凤凰于飞”。谓占卜佳偶的吉兆。唐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:“鸾歌不重闻,凤兆从兹卜。韦门女清贵,裴氏甥贤淑。”【词语凤兆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兆

  • 闺秀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”后以“闺秀”称大户人家有才德的女儿,多指未婚者。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某别驾》:“此必主人闺秀所居。”【词语闺秀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竖豹尾

    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江水三》:“《武昌记》曰:‘樊口南有大姥庙。孙权常猎于山下,依夕,见一姥,问权:“猎何所得?”曰:“正得一豹。”母曰:“何不竖豹尾?”忽然不见。’应劭《汉官序》曰:‘豹尾过后,执金

  • 春牛

    春牛:古代用土制成的土牛,后改用苇或纸扎成。旧俗立春时,鞭打象征农事的春牛,表示催耕迎春。宋代陈元靓《岁时广记》卷八引《国朝会要》:“令立春前五日,都邑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大门外之东。是日黎明,有司为坛

  • 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

    同“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”。《红楼梦》七六回:“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:‘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?’他们不来,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,明日羞他们一羞!”

  • 分灯

    源见“馀光”。谓借邻人馀光读书或劳作。唐于鹄《题邻居》诗:“传屐朝寻药,分灯夜读书。”元郭钰《江路》诗:“炊烟晨减米,乞火夜分灯。”参见“凿壁偷光”。【词语分灯】   汉语大词典:分灯

  • 蛮斗触

    同“蛮触交争”。周达《冬日漫兴赋呈苏堪先生》诗:“纷纷几辈蛮斗触,碌碌余子虱处裈。”

  • 洛媛

    同“洛神”。宋杨亿《宣曲二十二韵》诗:“洛媛迷芝馆,星妃滞头城。”

  • 岁聿其莫

    一年将尽。聿,语气助词。莫,“暮”的古字。《诗.唐风.蟋蟀》:“蟋蟀在堂,岁聿其莫。”亦作“岁聿云暮”。《魏书.乐志》:“既岁聿云暮,三朝无远,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。”主谓 聿,语气助词。莫,“